志宽 (一代佛日)

志宽 (一代佛日)

志宽 (一代佛日)救助众生,自度度人,这是志宽的一贯所为。志宽曾到长安游学。在诵经修持的闲暇,志宽到集市上去买布,志宽走到一个布摊前,向布摊的主人说明自己要买布。布摊的主人说:我的布今天刚卖完,你可以把钱放下,我明天把布给你带来。不过,你要是不放心,就到别的布摊去看看。志宽没说什么..
康僧会 (诚感舍利 传法东吴)

康僧会 (诚感舍利 传法东吴)

康僧会 (诚感舍利 传法东吴)吴赤乌十年(公元 248 )初。大帝孙权在建业宫中升朝理政,有司进来禀奏:陛下,日前有一胡人入境,自称沙门,容貌服饰怪异,应对之进行查验。沙门?这可是从来未有过的。他如何行事?他在自建的茅屋中设立佛像,宣称佛乃大彻大悟之人,超越生死,能解救世人苦难。但他高鼻深..
佛图澄 (百年传法 一生清净)

佛图澄 (百年传法 一生清净)

佛图澄 (百年传法 一生清净)正是斋戒的日子,后赵国都邺城 ( 河北临漳) 外的一条小河边,高僧佛图澄正洗他的肠子。他的左乳旁有孔,肠子可从中弄出来。他坐在青石上很认真地清洗着,这是他的习惯,已坚持多年了。夕阳缓缓地斜照下来,水中的鱼儿悠闲地逗弄着浮萍。他直起身,蓦然回头看一看烟霭之中的..
道鉴:若有若无

道鉴:若有若无

释道鉴,姓冯氏,吴郡(今苏州市)人。不知从什么地方来,寓居于济南(今济南市)灵岩山寺,踪迹神异,往来不测。元和年间,有一位姓冯的书生,也是吴郡人,以明经调选未得官,侨居长安。一天,有一位老和尚登门拜访,对冯生说:我跟你同姓。冯生问明,原来就是道鉴和尚,于是二人经常相互往来。不到一年,..
玄高 (愿生恶世中 度人出苦海)

玄高 (愿生恶世中 度人出苦海)

玄高 (愿生恶世中 度人出苦海)前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冯翊万年(今陕西西安一带)一个姓魏的人家。主妇寇氏半夜梦见天竺僧人将无数鲜花洒在自己的居室内,早晨醒来,便有了身孕。第二年二月八日,生出一个男孩。这天,家中弥漫了奇异的香气,不知从何而来的光明照耀墙壁,很久才熄灭。母亲看孩子生时..
道生 (孤明先发 顽石点头)

道生 (孤明先发 顽石点头)

道生 (孤明先发 顽石点头)道生受戒之后,离开了他熟悉的寺院与师傅竺法汰,到庐山中隐居,一住就是七年,饮溪水,食蔬果,终日在山林中沉思钻研,寻求自己的心志。七年间他才能日增,禀性气度机敏而宽广,神采风韵清朗而和畅。他钻研群经,斟酌杂论,为了追随正法,七年后他又离开庐山,与慧叡、慧严一..
法显 (万里求法)

法显 (万里求法)

法显 (万里求法)命中注定,法显不是尘凡中人:他的三个哥哥均是几岁便夭折,于是他刚到三岁,便由伤心已极的父亲决定做了小沙弥。只是年岁尚小,暂时养在家中,谁知住了几年,病重要死,家人赶忙送他回寺院,一夜之后,病就好了。自此就不肯回家。十岁时,父亲病死,叔父因他寡母不能独立,逼他还俗,..
杯度 (持杯渡水 亦戏亦真)

杯度 (持杯渡水 亦戏亦真)

杯度 (持杯渡水 亦戏亦真)荒野上,一个僧人轻飘飘地走着,边走边回头看。后面几匹马在紧紧追赶,马蹄踏起凌乱的尘土,惊得野鸦四处飞散。追赶的人不断抽打着坐骑,但眼前的僧人就是可望而不可及,不由得破口大骂:贼秃!管你吃管你住,还要偷!快把金像交出,不然叫你死无葬身之地!僧人不恼,抖一抖破..
僧达 (德厚君王服)

僧达 (德厚君王服)

僧达 (德厚君王服)南北朝时的高僧僧达,曾受到当时四个皇帝的礼遇,名震一时。僧达十五岁出家,以听人讲经和自己修持为日常的功课。受具足戒后,僧达专门研究轨毗尼。后来,僧达遇到勒那三藏(天笠僧人),以勒那为师。接着,僧达又听光法师讲《十地论》,并受了菩萨戒。此后到南方,又向徐部学习了地论..
道宣 (南山律师)

道宣 (南山律师)

道宣 (南山律师)做和尚而未经受戒,恰似没有领结婚证就做了夫妻,不能算数,不被承认。做了和尚倘若不守戒律,也就是自成一套的日常行为规范,胡思乱想,乱说乱动,那显然是野和尚,花和尚。三国时,人们对出家做僧人这种进口的新鲜事物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不忘实践,但对出家的手续却是懵懵懂懂。魏嘉平年..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