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108颗有何含义?

佛珠108颗有何含义?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应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应用。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0粒,是..
不起憎,不起爱,你就远离诸病

不起憎,不起爱,你就远离诸病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爱憎分别障碍解脱【经典介绍】《圆觉经》,唐代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签字《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晒台)、禅各宗盛行讲习的经典。主要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回答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安闲菩萨、辩音菩萨、..
地藏菩萨为什么被称“地藏”?

地藏菩萨为什么被称“地藏”?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为什么叫“地藏”呢?因为地能发展万物。“藏”是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边。这个藏,也可以说是藏起来,就是隐藏起来,一切宝藏万物,都可以在地里埋藏起来。又有无量无边这么多宝藏,在地里边任人去发掘;而这一位菩萨,就像大地一样,能发展一切万物。谁如果信任这一位菩萨,就可..
孔雀与毒,与日常修行

孔雀与毒,与日常修行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如孔雀游乌毒林,虽有药圃善严饰,孔雀群会不喜彼,依乌毒精自生计。孔雀在长有乌优等具毒植物的茂密森林中,自由安闲地漫步、飞翔、游玩、游玩,虽然里面有栽种各类妙药的园子,和极善严饰的鲜花、绿草等,但所有孔雀都不爱好它们,因为它们更愿意依靠乌优等有毒食物的精华或营养让..
佛说不杀生获得的福报如斯弗成思议

佛说不杀生获得的福报如斯弗成思议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经典介绍】《处死念处经》,元魏·般若流支译,又作《处死念经》。内容包括十善业道品、死活品、地狱品、饿鬼品、畜生品(包含阿修罗)、观天品(含四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全经虽讲述地狱、饿鬼、畜生、诸天等界,但重点则置于三界六道的因果及削发人的修行。不杀生所获福报殊胜..
优婆塞戒经,悲品第三

优婆塞戒经,悲品第三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悲品第三善生言:世尊,彼六师等不说因果。如来所说因有二种:一者生因,二者了因。如佛初说发菩提心,为是生因?是了因耶?善须眉,我为众生,或说一因、或说二因,或说三因,或说四因,或说五因,或说六、七至十二因。言一因者,即生因也。言二因者。生因、了因。言三因者,烦恼、业..
戒除邪淫得清凉,经典选摘

戒除邪淫得清凉,经典选摘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1.《菩萨诃色欲法经》云:女色者。世间之枷锁。凡夫恋着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间之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间之衰祸。凡夫遭之无厄不至。行者既得舍之。若复顾念。是为从狱得出。还复思入。从狂得正。而复乐之。从病得瘥。复思抱病。智者怒之知其狂而颠蹶。死无日矣。凡夫..
凡夫、圣人有何差别?

凡夫、圣人有何差别?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凡夫、圣人有何差别?二枝毒箭、一枝毒箭的妙喻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多闻圣学生,亦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凡夫、圣人有何差别?”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惟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佛告诸..
悉达多的传说

悉达多的传说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悉达多,姓乔达摩,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地步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5-前486年。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其母摩耶夫人早逝,由姨母抚养长大。少年时代接收婆罗门教的传统教导,进修吠陀经典和五明。后与觉善王的女儿耶输陀罗..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同一小我?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同一小我?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法华经》里记载,久远之前的别的一个世界有位国王(大通智胜佛未削发时)有十六个王子,个中阿弥陀佛在当时是第九位王子,释迦牟尼佛在当时是第十六位王子,当时他们各自受持不合的刹土,后来,释迦牟尼佛选择我们这个五浊遍满的世界成佛,阿弥陀佛则选择异常清净善妙的刹土成佛。阿..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