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宗

三论宗

第八课 三论宗三论宗以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与提婆菩萨的《百论》开宗立派,宣扬空、无相、无所得、八不中道等义理,是具有浓厚印度传承特色的宗派。以其着重阐扬诸法性空,故又称法性宗,别称空宗、无相宗、中观宗、嘉祥宗、提婆宗、般若宗等。公元三世纪初,龙树菩萨作《中论》、《十二..
成实宗

成实宗

第五课 成实宗成实宗,以《成实论》为所依,又名「成实学派」。《成实论》是中印度诃梨跋摩(公元二世纪至四世纪间)所造。成实,具有「成四谛之实」的深义,意即阐说佛陀一代教法的真实义理,论说诸法皆空。其内容以正、反论证的方式,说明宇宙万有各种现象的存在,都是无实体的假象,最后终归于空,修..
天台宗

天台宗

第九课 天台宗天台宗因开创者智者大师居天台山而得名。此宗依《法华经》的教旨而建立思想体系,又名法华宗。本宗教门义旨,以《法华经》为宗旨,以《大智度论》为指南,以《大般涅槃经》为辅助,以《大品般若》为观法,援诸经以增信,引诸论以助成。论及天台宗的历史传承及思想渊源,应远溯自印度龙树..
真言宗

真言宗

第十一课 真言宗真言宗,专持真言密咒,建立曼荼罗,并以三密加持、修五相成观,以期即身成佛的大乘宗派。真言咒语是诸佛菩萨自内证的密语,恐未具正知正见者妄修入邪,或生毁谤,故密而不可对未受灌顶者说,因而称本宗为「密宗」或「秘密乘」。早在佛陀时代,真言密咒已流行于印度民间,用以守护、消..
韩国佛教

韩国佛教

第十六课 韩国佛教公元四世纪左右,中国佛教传入朝鲜半岛,历经三国时代、高丽时代的王族拥护与朝鲜时代的崇儒排佛等转变过程,形成韩国的佛教特色,今日韩国已由保守的山林佛教逐渐走向现代化,落实人间的弘扬。三国时代,佛教初传朝鲜半岛,与民俗信仰相融,用以禳灾祈福,发展到六世纪初,已高僧辈..
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

第十七课 南传佛教佛教源于印度,其后向外传播,分成两大主流:流传于东南亚一带,包括锡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高棉、老挝等上座部佛教,称为南传佛教。另一主流,经中亚传至中国、韩国、日本,属北传大乘佛教。一、锡兰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印度阿育王之子摩哂陀长老前往锡兰传教,佛教迅速发展,..
大理佛教

大理佛教

第十八课 大理佛教大理,位在中国云南点苍山东麓,洱海之滨,因气候变化而有「风花雪月」的美誉。公元十世纪至十三世纪独立为大理国,定都于大理。元、明迄今,设云南省治,乃滇西交通、政治、经济重镇,亦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有「妙香佛国」之称。据史料记载,约八世纪间佛教传入,为中国西南..
蒙古佛教

蒙古佛教

第十九课 蒙古佛教蒙古位于亚洲中部,西接新疆,东抵日本海,北界西伯利亚,南邻中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分。在地理位置上,以戈壁沙漠为界,漠北称为外蒙古,漠南为内蒙古,自古即是突厥、鞑靼、蒙古等三种民族游牧地区。蒙古游牧民族原以「萨满教」为传统信仰,佛教传入后,取代萨满教而逐渐..
宗派外人物

宗派外人物

第二十课 宗派外人物佛陀入灭后,佛弟子将佛陀的言教发扬光大,由于时代背景及个人研究的差异,而有宗派的区别。由于宗派的发达,佛法更能应机,广为流传,除了本册各宗各派所提及的祖师大德外,还有许多对佛教发展相当有贡献或于教史上堪称代表的人物,在本文中一一点出,以补阙漏。印度本土有付法藏..
印度大乘佛教学派

印度大乘佛教学派

第三课 印度大乘佛教学派印度大乘佛教最主要分为二大系统:一为中观学派,二为瑜伽行派。中观学派与瑜伽行派大约兴起于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间。溯源而观,原始佛教中,已含大乘思想;至部派佛教时期,大众部与上座部对于「空」、「有」看法的差异,更加明显;而且各部派之间都以重视学说的立论为主,佛..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