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净土宗简易而圆顿,如暗夜璀璨莹彻的明珠

大安法师:净土宗简易而圆顿,如暗夜璀璨莹彻的明珠

21世纪是科技与市场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人们对精神故园安心立命寻觅最切的世纪。向外驰骋的阳刚力势越强,向内收敛的阴柔力势亦因平衡之内需而伴生。一阴一阳之谓道,二者保持必要的张力,乃是人类与个体之幸事。否则,人类种系文明或有颠坠之虞,个体亦将备尝飘零孤寂之苦。常有人问,学佛到底有何用..
西方极乐世界超越了坏苦

西方极乐世界超越了坏苦

我们这个世间会感觉到坏苦,就是你在快乐的时候它也是要变化的,它不能长久的,它会乐极生悲的。你在做大官的时候很多人抬你的轿子,奉承你,等你下台了,见面都好像路人,你就会感觉到人走茶凉的悲哀。当你嫌钱的时候也是很风光,这个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也是很风光。等到你破产的时候,谁会理睬..
大安法师:上智不如下愚,老实方获利益

大安法师:上智不如下愚,老实方获利益

以阐提出家,自揣根性庸劣,罪业洪深。故于宗教二途,概不敢妄行染指。惟于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一法,颇生信向。十余年来悠悠虚度,毫未得益。但自西徂东,由北至南,往返万余里,阅人多矣。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爷叫娘。其有老实头持戒念佛,纵信愿未..
大安法师: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妙法

大安法师: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妙法

僧不二将投师受戒。菩萨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仪形,不知自反,计其所作与俗人无异。吾见汝身在此处,而神游地狱矣。急宜痛加修省,断恶遵善,上求佛果,下化群生;不可昏昏昧昧,失此有限光阴,自贻万劫之累。至受戒一事,不受则已,若一受,更不得分毫毁犯。当守护清净,如白璧明珠了无瑕玷,..
大安法师: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

大安法师: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

你布施出去了,你就创造了一个人天福德之身,那人天福德之身,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这个道理是很深邃的。佛法他用一个比喻来帮助我们理解,你布施出去的东西还是你的。比如说一间屋子,你的房屋起火了,这时候,一般人就肯定是把房屋里面贵重的东西要搬出来。搬出来之后,那个房子烧就让它..
大安法师:《劝修净土诗》第十四、十五首

大安法师:《劝修净土诗》第十四、十五首

《劝修净土诗》第十四、十五首好,请看下面。“人传天竺是西方,天竺支那在足傍。莫向泥途分净秽,休从火宅辨炎凉。三千世界非吾土,万亿乾坤是故乡。去去莫愁途路远,不劳弹指见空王。”这里提到我们佛教界一个流行的说法。这个说法是出在《坛经》。有人就问往生净土的事,六祖慧能呢,他的宗门的作略..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二十三讲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二十三讲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二十三讲)好,那么下面又谈到:称名就能成为成佛的种子,就像金刚种子一样入到心里,终究不能坏。这里举了个例子是《大庄严经论》里面谈到的。佛世里有一位老年人想求出家,正好那一天佛陀没有在精舍,五百个阿罗汉就都观察他的善根,发现他八万大劫以来都没有善根。没有善..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十讲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十讲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十讲)好,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众生的层面来解释这个经文。我把这段《要解》念一下,非常重要。“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称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此则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
大安法师:念佛乃法界缘起

大安法师:念佛乃法界缘起

念佛乃法界缘起 诸佛本从法身垂迹,固结缘种,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议。尊隆于教乘,举扬于海会,沁入于苦海,慈契于寂光,所以万德钦承,群灵拱极①。当知佛种从缘起,缘即法界②。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华,一声一色,乃至受忏授记,摩顶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缘因,名法界缘起..
大安法师:要对应阿弥陀佛的大愿来发我们的愿

大安法师:要对应阿弥陀佛的大愿来发我们的愿

要对应阿弥陀佛的大愿来发我们的愿当我们对念佛法门和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建立起了一定的信心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发愿。“发”是激发、激活的意思,就是在我们的内心激发出一种心理的能量,指向一个目标。“愿”有希求的意思,标心一个目标,希望达到。一个人有希求之心、好乐之心,他就会不断努力去..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