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经论焰地卷之六

十地经论焰地第四卷之六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论曰。第四焰地依彼净三昧闻持如实智净显示故。此地差别有四分。一清净对治修行增长因分。二清净分。三对治修行增长分。四彼果分。清..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七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七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分别法施品第十三菩萨于财施应如是修学又应修学法施如说。众施法施最智者应修行一切布施中第一最上最妙。所谓法施。是施智者所应行。问曰..

十地经论难胜地第五卷之七

十地经论难胜地第五卷之七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论曰。第五地中分别有三。一胜慢对治。二不住道行胜。三彼果胜。云何胜慢对治。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言。诸佛子。若菩萨得第四菩萨..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第二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问曰:「以何义故名不退转?」答曰:「以诸菩萨证得初地毕定因故,乃至未得成佛以来,常以深心如实修行,次第增长菩提之心。彼所治法不能障故,名..

金刚仙论卷第九

金刚仙论卷第九魏天平二年菩提流支三藏于洛阳译须菩提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须弥山王等。此是断疑分中第十段经文。此三千譬喻已四遍来。何故数来。而非重者。此乃文句相似。而义有别。故非重也。此..

十地经论现前地第六卷之八

十地经论现前地第六卷之八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论曰。如五地中三分差别胜慢对治不住道行胜及彼果胜。第六地亦如是。应知转胜故。云何胜。第四地中已说众生我慢解法慢对治。第五地..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八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八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入寺品第十七如是在家菩萨。不应于诸事中生贪着心我我所心。何以故。随所贪着难舍之物法应施与。若能施与则除此过。菩萨如是无有贪着悭惜..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第三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问曰:「云何于诸世间心不疲惓?」答曰:「于见道时离身见等疲惓因故。此明何义?以诸凡夫取我相故,为生死等种种诸苦之所逼恼,于世间中生疲惓心..

十地经论远行地第七卷之九

十地经论远行地第七卷之九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论曰。第七地中。有五种相差别。一乐无作行对治差别。二彼障对治差别。三双行差别。四前上地胜差别。五彼果差别。云何乐无作行对治..

金刚仙论卷第十

金刚仙论卷第十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此一段经。是断疑分中第十六经文。所以来者。为答上疑问故也。疑云若应佛有去来。法报二佛无去来者。此之三佛。及十方诸佛。断烦..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第四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又成就修行者,以起一切种修行清净故。此明何义?以诸菩萨起一切种清净十善业道,是名菩萨成就修行。如《十地修多罗》中说,『是菩萨复深思惟,..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九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九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四法品第十九如所说得三十二相诸业。菩萨应一心修习。修如此三十二相业以慧为本。是故。退失慧四法菩萨应远离得慧四种法应常修习行有四法..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第五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远离偷盗者,偷盗有九种:一者、他护;二者、彼想;三者、疑心;四者、知不随;五者、欲夺;六者、知他物起我心;七者、作;八者、不作相;九者..

十地经论不动地第八卷之十

十地经论不动地第八卷之十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论曰。第八地中有七种相差别。一总明方便作集地分。二得净忍分。三得胜行分。四净佛国土分。五得自在分。六大胜分。七释名分。云何..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四十不共法品第二十一菩萨如是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佛生身已。今应念佛诸功德法。所谓。又应以四十不共法念佛诸佛是法身非但肉身故诸佛虽..

十地经论善慧地第九卷之十一

十地经论善慧地第九卷之十一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论曰。第九地中有四分差别。一法师方便成就。二智成就。三入行成就。四说成就。第八地中但净佛国土教化众生。此第九地中辩才力故..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第六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成就舍心者。问曰:「以何义故?说持戒后次说成就舍心。」答曰:「以见作他利益力故。此明何义?以菩萨持戒,依持戒故得生善道,虽成就舍心而无具..

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之十二

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之十二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论曰。菩萨于九地中已作净佛国土及化众生。第十地中修行令智觉满足。此是胜故。此地中有八分差别。一方便作满足地分。二得三昧满..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一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一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四十不共法中难一切智人品之余汝说耆年贵族家等应为上座。今当答。道法中耆年贵族家等于道无益。何以故。生佛法中名为贵族好家中生。从..

佛地经论

佛地经论卷第二亲光菩萨等造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经曰:是薄伽梵最清净觉,不二现行趣无相法,住于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其所成立不可思议,游于三世平等法性..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