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二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二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赞偈品第二十四已如是解四十不共法竟。应取是四十不共法相念佛。又应以诸偈赞佛。如现在前对面共语。如是则成念佛三昧。如偈说。圣主大..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第七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问曰:「应说回向义及说方便义。云何回向义?云何方便义?」答曰:「若回余处善根功德向佛菩提,是名回向。又依佛菩提起修行心,无量种门于一切时..

佛地经论

佛地经论卷第三亲光菩萨等造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经曰:尔时,世尊告妙生菩萨:「妙生当知,有五种法摄大觉地。何等为五?所谓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论曰:..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三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三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譬喻品余问曰。菩萨善知是诸法。未得佛道终不退者。其喻云何。答曰。如大力导师善知好道相此处与彼处转道之所宜资粮及行具皆悉令备足于..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四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四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分别二地业道品之余菩萨住此地自然不行恶深乐善法故自然行善道问曰。十不善道自然不作。自然行十善道。此二种道。几是身行。几是口行。..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五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五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分别声闻辟支佛品之余问曰。十善道令何等人至辟支佛地。答曰。于声闻所行十善道转胜深禅不随他常憙于远离恒乐善修习甚深因缘法远离方便..

佛地经论

佛地经论卷第四亲光菩萨等造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经曰:又如空中种种色相现生现灭,而此虚空无生无灭。如是如来净法界中,诸智变化利众生事现生现灭,而净法界无生无灭。论曰:复有难言:「..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六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六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护戒品第四是菩萨如是行诸善道。于善不善道总相及别相各各分别知有二种果报十善业道总相果报者。若生天上若生人中。别相果报者。离杀生..

佛地经论

佛地经论卷第五亲光菩萨等造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经曰:又如圆镜周莹其面,于一切处为诸影像遍起依缘。如是如来大圆镜智,不断无量众行善莹,为诸智影遍起依缘,谓声闻乘诸智影像,独一觉乘..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七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七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解头陀品之余如五空闲说余功德亦尔自读诵教他得舍空闲处阿练若比丘有五种分别。一以恶意欲求利养。二愚痴钝根故行阿练若。三狂痴失意作..

佛地经论

佛地经论卷第六亲光菩萨等造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经曰:又如世界,为诸众生广大受用。如是如来妙观察智,示现一切诸佛众会雨大法雨,为令众生受大法乐。论曰:此中显示受用因相。如器世间随..

佛地经论

佛地经论卷第七亲光菩萨等造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经曰:尔时世尊而说颂曰。论曰:当说四颂总摄上义,略显佛地净法界相。如来地中一切有为无为功德,皆是清净法界摄持,皆是清净法界之相,所..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第八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成就善知方便。」问曰:「以何义故,说无量后次说成就善知方便?」答曰:「为欲示现以方便力摄取所修四无量行,随顺自心受果报故,如说四大随顺..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第九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问曰:「行以名色二因缘识而重说者,此有何胜?」答曰:「初託胎识行为因缘,以彼能作种子义故;已种种子名色为因缘,以能和合成就事故,以二因缘..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