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经持诵次第仪轨
净行护持品(亦云增益守护清净行品第二)
至诚恭敬一心住,五轮投地而作礼,
归命十方正等觉,三世一切具三身,
归命一切大乘法,归命不退菩提众,
归命诸明真实言,归命一切诸密契,
以身、口、意清净业,殷勤无量恭敬礼。
归命方便真言曰:
「oṃ na maḥ sa rva ta thā ga ta kā ya
唵 曩 麽 萨 婆 怛 他(去) 蘖 哆(去) 迦 野
vā kci ta pa nda va nda na ka ru
嚩(去) 枳质(二合) 跢 播 那 伴 陀 喃 迦 路
mi
弭」
右膝着地合爪掌,思惟说悔先罪业:
「我由无明所积集,身、口、意业造众罪,
贪欲恚痴覆心故,于佛、正法、贤圣僧、
父母二师、善知识,及以无量众生所,
无始生死流转中,具造极重无尽罪。
亲对十方现在佛,悉皆忏悔不复作。」
出罪方便真言曰:
「oṃ sa rva pā pa spha ṭ da
唵(一) 萨 婆 播 跛(二) 萨叵(二合) 吒(半音)(三) 那
ha na va jra ya svā hā
诃 曩(四) 跋 惹啰(二合) 野(五) 莎 诃」
「南无十方三世佛,三种常身正法藏,
胜愿菩提大心众,我今皆悉正归依。」
归依方便真言曰:
「oṃ sa rva bu ddhā bu dvi sa tvaṃ śa
唵 萨 婆 勃 陀 步 地 萨 怛[口*梵](二合) 舍
ra ṇaṃ ga ccha mi va jra dha rmma
罗 [哧*皮] 蘖 唓(车夜) 弭 跋 惹罗(二合) 达 麽
hrīḥ
嘻唎(二合、入)」
「我净此身离诸垢,及与三世身、口、意,
过于大海刹尘数,奉献一切诸如来。」
施身方便真言曰:
「oṃ sa rva ta thā ga ta pū ja pra
唵 萨 嚩 怛 他(去) 蘖 哆(去) 补 惹 跋罗(二合)
va rtta nā ya tma naṃ ni rya
伐 [口*栗]哆(二合) 曩(去) 夜 怛麽 喃 儞 利夜
ta ya mi sa rva ta thā ga ta
哆 夜 弭 萨 婆 哆 他(去) 蘖 跢枳哆
śca dhi ti ṣṭa ttaṃ sa rva ta thā
始柘(二合) 地 底 瑟吒(二合) 担 萨 婆 跢 他(去)
ga ta jā naṃ mai a vi śa to
蘖 跢 枳惹(二合) 南 谜 阿 尾 舍 覩」
「净菩提心胜愿宝,我今起发济群生,
生苦等集所缠绕,及与无知所害身,
救摄归依令解脱,常当利益诸含识。」
「oṃ bo dhi ci tta mu tpa da ya mi
唵 步 地 质 多 姥 怛播(二合) 那 夜 弭」
「十方无量世界中,诸正遍知大海众,
种种善巧方便力,及诸佛子为群生,
诸有所修福业等,我今一切皆随喜。」
随喜方便真言曰:
「oṃ sa rva ta tha ga ta pū ṇya jā
唵 萨 嚩 怛 他(去) 蘖 多 补 儜 枳惹(二合)
na nu mo nda na pū ja me gha sa mu
曩(去) 弩 慕 那 曩 布 惹 谜 伽 三 姥
dra spha ra ṇa sa ma ye hūṃ
那罗(二合) 娑叵(二合) 啰 拏 三 麽 曳 吽」
「我今劝请诸如来,菩提大心救世者,
唯愿普于十方界,恒以大云降法雨。」
劝请方便真言曰:
「oṃ sa rva ta thā ga tā ddhe ṣa ṇa
唵 萨 婆 怛 他(去) 蘖 跢 悌曳(二合) 沙 拏
pū ja me gha sa mu dra spha ra
布 惹 谜 伽 三 姥 那罗(二合) 沙叵(二合) 啰
ṇa sa ma ye hūṃ
拏 三 麽 曳 吽」
「愿令凡夫所住处,速舍众苦所集身,
当得至于无垢地,安住清净法界体。」
「oṃ sa rva ta thā ga ta da ddhe ṣa ya
唵 萨 婆 怛 他(去) 蘖 多 捺 悌曳 洒 夜
mi sa rva sa tva he nā rtha ya dha
弭 萨 婆 萨 怛嚩(二合) 呬 哆 [口*栗]他 野 达
rmma dha tu sthi ti rbha va tu
麽 驮 覩 悉[口*体](他以反)(二合) [口*底] [口*栗]婆(二合) 嚩 覩」
「所修种种众善业,利益一切诸有情,
我今尽皆正回向,除生死苦至菩提。」
回向方便真言曰:
「oṃ sa rva ta thā ga tā va kvi tta
唵 萨 婆 怛 他(去) 蘖 哆(去) 嚩 枳质 多(二合)
ni rya tna pu ja me gha sa mu
儞 利夜 哆曩 补 惹 谜 伽 三 姥
dra spha ra ṇa sa ma ye hūṃ
那啰(二合) 娑叵(二合) 啰 拏 三 摩 曳 吽」
入佛三昧耶契:
为净三业垢,结三昧耶契。
先合定慧手,并建二空轮,
遍触诸支分,诵持真实语。
入佛三昧耶明曰:
「na maḥ sa rva ta thā ga te bhyu vi
曩 麽 萨 婆 怛 他(去) 蘖 帝 频庾(二合) 尾
śva mu khe bhyaḥ oṃ a sa me
舍嚩(二合) 穆 契 频也(二合) 唵 阿 三 谜
tri sa me sa ma ye svā hā
底哩(二合) 三 谜 三 麽 曳 娑嚩(二合) 贺」
法界生契:
般若三昧手,俱作金刚拳,
二空在掌中,风幢皆正直。
以契置额上,绕身向下散,
观身等法界,无垢如虚空。
法界生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a nāṃ dha rmma dha tu
曩 麽 三 曼 跢 勃 驮 喃 达 磨 驮 覩
sva bha va ko haṃ
娑嚩(二合) 皤 嚩 句 诃吽(二合)」
金刚萨埵契,结金刚智印,
止观手相背,地、水、火、风轮。
左右互相持,二空各旋转,
合于慧掌中,是名为法轮,
最胜吉祥契。
金刚萨埵真言曰:
「na maḥ sa maṃ nta va jra ṇaṃ oṃ va
曩 麽 三 曼 跢 跋 惹啰(二合) [哧*皮] 唵 跋
jrā tmā ko haṃ
惹啰 怛麽(二合) 句 诃吽」
诵此真言已,当住于等引,
谛观我此身,即是执金刚。
甲冑金刚契,先作三补吒,
止观二风轮,糺持火轮上。
附中指上节,二空自相并,
而在于掌中,火轮想囕字。
囕字如明珠,置之于顶上。
甲冑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va jra ṇaṃ oṃ va
曩 麽 三 曼 跢 跋 惹啰(二合) [哧*皮] 唵 跋
jra ka va ca hūṃ
惹啰(二合) 迦 嚩 者 吽」
次念无堪忍,能制诸大障,
囕字赫光焰,环绕周严身。
无堪忍真言曰:
「na maḥ sa rva ta thā ga te bhyo sa
曩 麽 萨 婆 怛 他(去) 蘖 帝 频庾(二合) 萨
rva bha ya vi ga te bhyaḥ SD-D7C4.gif vi śva
婆 播 野 尾 蘖 帝 频也(二合) 微 湿嚩(二合)
mu khe bhyaḥ SD-D7C4.gif sa rva thā hūṃ khaṃ
目 契 频也(二合) 萨 婆 他(去) 诃吽(二合) 佉吽(二合)
ra kṣa ma hā va le SD-D7C4.gif sa rva
洛 讫叉(二合) 摩 诃(去) 嚩 丽 萨 婆
ta thā ga ta pu ṇya ni rja te hūṃ
怛 佗(去) 蘖 哆 补 儜也(二合) 儞 惹 帝 吽
hūṃ tra ṭ tra ṭ SD-D7C4.gif a pra ti ha
吽 怛喇 吒 怛喇吒 阿 跛啰(二合) 底 诃
te SD-D7C4.gif svā hā
帝 娑嚩(二合) 诃」
供养仪式品第三
先结三昧耶,次不动刀契,
乃奉阏伽水。复献金刚座,
次奉香华等,去垢无动尊。
现前观览字,去而一肘间,
炽焰朝日晖。念诵真实义,
能除一切障。先自净心地,
复净道场地,悉皆除过患,
其相如虚空。下观诃风轮,
黑光焰流布。次水轮嚩字,
其色如乳海。次地观阿字,
四向黄金色。上四字观门,
皆先诵归命。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raṃ ha
曩 莫 三 曼 跢 勃 驮 喃(下同)谓 览 诃
va a
嚩 阿」
自此金刚轮,普现众法相,
谛观牟尼主,坐百宝莲华。
环涌众妙华,亿亿莲华卫,
各于莲华上,无量威德尊。
在天广殿中,殿宝柱行列,
幢幡、华鬘等,贤瓶与遏伽。
普雨香华云,周流珍宝聚,
光网垂轻盖,互映诸妙像。
殿耸高广树,明彻遍法界,
偃盖布琼榦,华叶普芬馥。
菓实千般秀,缤纷罗法筵,
巧色摩尼灯,旁曳天衣降。
芳药含滋味,香饍备珍味,
天乐奏妙音,谐韵悦意响。
云台无齐限,妙呈众供具,
自力佛加备,及遍法界心。
但诵此真言,充广大供养。
虚空藏明妃真言曰:
「na maḥ sa rva ta thā ga te bhyo vi
曩 麽 萨 婆 怛 他(去) 蘖 帝 频庾(二合) 尾
śva mu khe bhyaḥ oṃ sa rva thā khaṃ
舍缚 穆 契 频也(二合) 唵 萨 婆 他(去) 欠
o dga te spha ra he maṃ ga ga na
搵(住没反) 蘖 帝 萨叵 啰 呬 [牟*含] 誐 誐 曩
kaṃ svā hā
剑 婆嚩(二合) 贺」
一切法不生,自性本寂故,
想念此真言,阿字置其中。
转成大日尊,普现尘沙众,
光焰遍法界,随性令开悟。
大莲华王上,谛想牟尼尊,
于尊白豪间,复现于明主,
谛观明主已,方作加持法。
大日如来心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a
曩 莫 三 曼 多 勃 驮 喃 阿」
慧手金拳置于眉閒上。
如来毫相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āḥ haṃ jaḥ
曩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 阿(去声急呼) 痕 惹(急呼)」
次诸尊真言,普通种子心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ka
南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 迦」
契经所说迦字门,一切诸法无造作。
真陀摩尼宝王印,定慧五轮互相交。
金刚合掌之标式,普遍一切菩萨法。
一切诸菩萨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sa rva thā
曩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一) 萨 婆 他(二)
ci ma ti vi ki ra ṇa dha rmma dha tu
微 沫 底(三) 微 枳 罗 儜(上)(四) 达 摩 驮 睹
ni rja ta saṃ saṃ ha svā hā
[嗨-每+(臼/工)] 阇 多(五) 参 参 诃(六) 莎 诃」
不动尊去垢,辟除使光显,
为息一切障,住火生三昧。
不动使者真言曰(用慧刀印诸供物名为去垢):
「na maḥ sa ma nta va jra ṇaṃ ca ṇḍa
曩 麽 三 曼 哆 跋 惹罗(二合) [哧*皮] 战 荼
ma hā ro ṣa ṇa spha ṭ ya hūṃ tra
摩 诃(去) 嚧 沙 拏 沙叵(二合) 吒 野 吽 怛啰
ṭ hāṃ māṃ
吒(半) 诃吽(二合) 摩吽(二合)」
方隅结界皆用慧刀。
次作召请法,坚固金刚缚,
直舒二风轮,俛屈其上节。
是名金刚钩,能召一切众,
圣依愿而来,不违本誓愿。
召请圣众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āḥ sa rva
曩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一) 阿(去、急呼) 萨 婆
trā pra ti ha te ta thā ga
怛啰(引、二合) 钵啰(二合) [口*底] 诃 谛(二) 怛 他(引) 蘖
to ku śa bo dhi ca ryā pa ri pu
党 矩 奢(三) 菩 提 淅 [口*履]耶(二合) 钵 [口*履] 布
ra ka svā hā
啰 迦(四) 莎 诃」
次奉三昧耶,具以真言契,
契相如前说,诸三昧耶教。
三昧耶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aṃ a sa me
曩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一) 阿 三 迷(二)
tri sa me sa ma ye svā hā
怛履 三 迷(三) 三 摩 曳(四) 莎 诃」
次献遏伽水,奉诸善逝者,
用浴无垢身。
阏伽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ga ga na sa
曩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 哦 哦 曩 三
mā sa mā svā hā
麽 三麽 莎嚩(二合) 贺」
次奉莲华座,遍置一切处,
二空与地轮,聚合以为台,
余轮各相远,是即莲华印。
如来座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aḥ
曩 麽 三 曼 哆 勃 驮 喃 阿(引声急呼)」
复次当辟除,以大慧刀印。
圣不动真言,当观同于彼。
最胜金刚焰,烧诸障无余,
次即当转作,金刚萨埵身。
真言印相应,遍布诸支分。
金刚种子心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vaṃ
曩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 鑁」
念此真实义,诸法离言说。
以具印等故,即同执金刚。
当知彼印相,水轮内五股。
金刚萨埵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va jra ṇaṃ ca ṇḍa ma
曩 麽 三 曼 多 伐 折啰 赧(一) 战 拏 麽
hā ro ṣa ṇa hūṃ
诃(引) [口*路] 沙 赧(平)(二) 吽(或用三昧手作半金刚印)」
次当周遍身,被服金刚铠,
身语之密印,前已依法说。
次佉字具点,以置于顶上,
思惟此真言,诸法如虚空。
彼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khaṃ
南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 欠(先转此字作金刚萨埵身)」
次应一心住,摧伏诸魔印,
智者应普转,真言共相应。
诸有恶心者,当见遍此地,
金刚炽焰光。当以智慧手,
而作金刚拳,正直舒风轮,
加于白毫际,如毗俱知形,
是则彼标帜。此印名大印,
念之除众魔。
毗俱胝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sa rva bha ya
曩 莫 三 曼 多 勃 驮 南 萨 婆 皤 耶
trā saṃ ni hūṃ spha ṭ ya svā
怛啰(二合) 萨 宁 吽 娑叵(二合) 吒 耶 娑嚩(二合)
hā
诃」
次用难堪忍,密印及真言,
而用结周界,威勐无能覩。
先以三补吒,风轮在于掌,
二空及地轮,内屈犹如钩。
火轮合为峯,开散其水轮,
旋转指十方,是名结大界。
无能堪忍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le lu pu ri
南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一) 丽 鲁 补 [口*履]
vi ku le svā hā
微 矩 丽(二) 莎 诃」
或以不动尊,成办一切事,
护身处令净,结诸方界等。
不动尊种子心曰:
「na maḥ sa ma nta va jra ṇaṃ hāṃ
南 麽 三 曼 多 伐 折啰 赧 悍」
结彼慧刀印,普皆遍洒之,
是诸香华等,所办供养具。
复一切遍置,清净法界心,
所谓览字门,如前所开示。
涂香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vi śu ddha
南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一) 微 输(上) 驮
ga ndho dbha va svā hā
健 杜(引) 嗢婆(二合) 嚩 莎 诃」
散华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ma hā mai
南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南(一) 摩 诃(引) 昧
trya bhyu dga te svā hā
怛[口*履]也(三合)(二) 毗庾(二合) 嗢蘖 帝(三) 莎 诃」
焚香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dha rmma dha
南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一) 达 摩 驮
tva nu ga te svā hā
怛嚩(二合) 拏 蘖 帝(二) 莎 诃」
燃灯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ta thā ga tā
南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一) 怛 他 蘖 多
rci spha ra ṇa va bhā sa na
喇旨(二合)(二) 萨叵(二合) 啰 儜 缚 婆(去) 娑 娜(三)
ga ga nau da rya svā hā
伽 伽 猱 陀 里耶(二合) 莎 诃」
献食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a ra ra ka
南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一) 阿 啰 啰 迦
ra ra va liṃ dā da vi va liṃ da de
啰 啰(二) 末 隣 捺 娜 弭 沫 隣 捺 泥(三)
ma hā va liṃ svā hā
摩 诃(引) 沫 履(四) 莎 诃」
诸余供养具,所应奉献者,
依随此法则,净以不动尊。
当合定慧掌,五轮互相叉,
是则持众物,普通供养印。
复作心仪式,所献皆充满,
此方及余方,大供庄严云,
各雨诸供物,供养十方界。
诸佛及菩萨,以空藏通印,
如法所修事,积集诸功德,
回向成悉地,为利诸众生。
若诸真言人,此生求悉地,
先依法持诵,所为既终竟。
又以持金刚,殊胜之讽咏,
供养佛、菩萨,当得速成就。
金刚歌咏偈曰:
「金刚萨埵摄受故,得为无上金刚宝;
金刚言词歌咏故,愿成金刚胜事业。」
转明妃偈曰:
「以我功德所庄严,及净法界中出生,
如来神力加持故,成就众生诸义利。
三诵虚空藏转明,密印相如前说也。」
持诵法则品第四
如是具法供养已,起利无尽众生心,
稽首诸佛、圣天等,住相应座入三昧。
四种静虑之轨仪,能令内心生喜乐,
以真实义加持故,当得真言成等引。
智者如先所开示,现前而观本所尊,
于其心月圆明中,悉皆照见真言字。
行者应生决定意,先当一缘观本尊,
持彼真言秘密印,自作瑜伽本尊像。
由住本地相应身,虽少福者亦成就。
行者若持诵,大毗卢遮那,
正觉真言印,当依如是法。
大日如来种子心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a
南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 阿(所谓一切法本不生故,已如前说)」
是中身密印,正觉白毫相,
慧手金刚拳,而在于眉间。
如来毫相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svā bu ddhā nāṃ aḥ haṃ
南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一) 阿(去声急呼) 痕
jaḥ
惹(急呼)」
如前转阿字,而成大日尊,
法力所持故,与自身无异。
住本尊瑜伽,加以五支字,
下体及脐上、心顶与眉间。
于三摩呬多,运想而安立,
以依是法住,即同牟尼尊。
阿字加下体,金轮瑜伽座;
鑁字加脐上,素光大悲水;
览字加心位,赤角智火光;
唅字白毫际,黑风自在力;
佉字在顶上,五色名大空。
五字严身,威德成就,炽大慧光,
除众罪业。见是人赫,天魔军退。
kha 等khaṃ 大悲空顶,无边性空不障碍故。如虚空界,离一切分别、无分别;如是,一切智智妙观平等,离一切分别、无分别故,云无等等也。
ha 因haṃ 大悲风额,除障智风能开发故。如风能净除尘、雾、烟、云;如是,大智风净除无明垢秽、烦恼、昏沉等也。
ra 尘raṃ 大悲火心,三昧慧炬所温育故。如火能烧一切薪;如是,一切智火烧无智薪,灭妄业垢,令无遗余,于无明暗中为大明照也。
va 言vaṃ 大悲水脐,功德乳海所滋润故。如水能从高赴下,多有饶益滋润草木、华菓,本性清净;如是,如来智水从真言法界流趣世閒,润诸持生助道之法,成大果实,常以洗濯菩提之心,不令染污也。
a 座aṃ 大悲地界,金刚座下金刚宝地所执持故。如地能生万物,荷负一切世閒不可倾动;如是,一切智地从如来金刚性生,即此生者毕竟无生,能生菩提万善,执持一切贤圣心地,不可沮坏也。
又于首中置,百光遍照王,
眼安无垢字,犹灯明显照。
智者观自体,等同如来身,
心月圆明处,声鬘与相应。
字字无閒断,犹如韵铃铎,
正等觉真言,随取而受持。
当知此方便,速得成悉地。
或说异仪轨,普通三密门,
若解旋转者,所作皆成就。
普通种子心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ka
南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 迦(所谓一切诸法无造作)」
以是理光明,观此声实义,
摩尼宝王印,定、慧互相交。
一切菩萨真言曰(真言如上)。
佉字含众色,增加大空点,
置之于顶上,当得等虚空。
复于其首内,想念本初字,
纯白点严饰,最胜百明心。
眼界犹明灯,大空无垢字,
住于本尊位,正觉当现前。
又观彼心处,圆满净月轮,
炳现阿字门,遍作金刚色。
其声真实义,诸法本不生。
迦字以为首,或所持真实,
环列有圆明。单字与句因,
随意而出入,方迺作持诵,
懈极然后已。或以真言字,
运布心月中,随其深密意,
思念声真实。或奉香华等,
次第修供养。
真实事业品第五
当如前事业,而自加持作,
金刚萨埵身。思惟佛、菩萨,
无量诸功德,于无尽众生,
兴大慈悲心。以金刚讽诵,
及余妙言辞,称叹诸如来,
真实功德。所造善回向,
作如是愿言:「如大觉世尊,
以所证功德,回向大菩提。
我今亦如是,以所有福聚,
与法界众生,共度生死海。
成正遍知道,自利利他法,
住如来大住,非独为己身。
乃至返生死,济度诸众生,
得一切种智,到第一安乐,
当奉献阏伽。」作归命合掌,
置顶上思惟,诸佛、菩萨众,
真实大功德,至诚作礼言。
作礼偈言:
「诸有永离一切过,无量功德庄严身,
一向饶益众生者,我今悉皆归命礼。」
次启白众圣说是偈言:
「现前诸如来、救世诸菩萨,
不断大乘教,到殊胜位者,
唯愿圣天众,决定证知我,
各当随所安,后复垂哀赴。」
次当以三昧耶真言密印于顶上解之,而生是心:「诸有结护加持皆令解脱。」
以此方便故,先所奉请诸尊各还所住,不为无碍大誓之所留止也。
复用法界本性加持自体,思惟净菩提心,而住金刚萨埵身,是中明印。
前说若念诵竟,以此三印持身,所有真言行门终毕,法则皆悉圆满。
又应如前方便观法界字以为顶相,被服金刚甲冑,由斯秘密庄严故,即得如金刚自性无能沮坏之者。诸有闻其音声或见、或触皆必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功德皆悉成就,与大日如来等无有异也。
次复起增上心修行殊胜事业,于清净处严以香华,先令自身作观世音菩萨、或住如来自性,依前方便以真言密印加持,然后以法施心读诵大乘方广经典、或以心诵,而请诸天神等令听受之。如所说偈言:
「金刚顶经说,观世莲华眼,
即同一切佛,无尽庄严身。
或以世导师,诸法自在者,
随取一名号,作本性加持。」
观自在种子心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saḥ
南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 娑(急呼)」
字门真实义,诸法无染着,
音声所流出,当作如是观。
此中身密相,所谓莲华印,
如前奉敷座,我已分别说。
次说观自在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sa rva ta thā
南 麽 三 曼 多 勃 驮 喃(一) 萨 嚩 怛 佗(引)
ga tā va ro ki ta ka ru ṇa ma ya
蘖 多 嚩 路 吉 多(二) 羯 噜 拏 麽 也(三)
ra ra ra hūṃ jaḥ svā hā
啰 啰 啰 吽 惹(四)(入) 莎 呵」
前以法界心字置之在顶,又用此真言密印相加,随力所堪读诵经法、或造制底曼荼罗等。所为已毕,次从座起,以和敬相应接诸人事。
又为身轮得支持故,次行乞食,或檀越请、或僧中所得,当离鱼、肉、薰菜。及供养本尊诸佛之余,乃至种种残宿不净、诸酒木菓等浆可以醉人者皆不应饮噉。
次奉抟食用献本尊,又作随意食法,若由有余,更出一分,为济饥乏乞求故,当生是心:「我为任持身器安稳行道受是段食,如膏车辖令不败伤有所至到,不应以滋味故。」增减其心及生悦泽严身之想,然后观法界心字遍净诸食,以事业金刚加持自身。
是中种子如鑁字真言所说,复诵施十力明八遍,方乃食之。
说此明曰:
「na maḥ sa rva bu ddhā bo dhi sa tva nāṃ oṃ
南 麽 萨 婆 勃 驮 菩 提 萨 埵 南(一) 唵
va laṃ da de te je ma le na svā hā
麽 兰 捺 泥(去) 帝 孺 忙 栗 寗(二) 莎 诃」
如是住,先成就本尊瑜伽。饭食讫已,所余触食以成办诸事真言心供养所应食者。当用不空威怒增加,圣不动真言当诵一遍,受者欢喜,常随行人与护念之。
彼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va jra ṇaṃ trā
南 麽 三 曼 多 伐 折啰(引、二合) 赧(一) 怛啰(二合)
ṭ a mo gha ca ṇḍa ma hā ro ṣa
吒(轻) 阿 谟 伽(二) 战 荼 摩 诃 路 沙
ṇa spha ṭ ya hūṃ trā ma
儜(上)(三) 娑破(二合) 吒 野 吽(四) 怛啰(二合) 麽
ya trā ma ya hūṃ tra ṭ
野(五) 怛啰(二合) 麽 野(六) 吽(七) 怛啰(二合) 吒(轻)(八)
hāṃ māṃ
悍 漫(九)」
彼食竟休息少时,复当礼拜诸佛、忏悔众罪。
为净心故,如是修常业,乃至依前诵读经典。
恒依是住,于后日分亦复如是,初夜、后夜思惟大乘无得间绝。至中夜分以事业金刚如前,被金刚甲敬礼一切诸佛、大菩萨等。次当运心如法供养,而作是念:「我为一切众生志求大事因缘故,应当覆护是身,少时安寝,非为贪着睡眠之乐。」先当正身威仪,重累二足,右脇而卧。若支体疲懈者,随意转侧无咎,为令速寤,常当係意在明。又复不应偃卧床上,次于余日亦如是行之。
持真言者以不亏法则无间勤修,故得真言门修菩萨行之名号也。
若于数时相现等持诵法中作前方便,乃至具修胜业犹不成就者,应自警悟,倍加精进,勿得生下劣相而言:「是法非我所堪。」如是展其志力,自利、利他,常不空过。以行者勤诚不休息故,众圣玄照其心,则蒙威神建立,得离诸障。
是中有二事不应舍离:谓不舍诸佛菩萨、及饶益无尽众生心。恒于一切智愿心不倾动,此因缘必定得成,随类悉地也。
常依内法而澡浴,不应执着外净法,
于触食等怀疑悔,如是皆所不应为。
若为任持是身故,随时盥沐除诸垢,
于河流等如法教,与真言印共相应。
以法界心净诸水,随用不动降三世,
真言密印护方等,住于本尊自性观。
复当三转持净土,恒以一心正思惟,
念圣不动真言等,智者默然应澡浴。
净法界心、不动尊种子、刀印皆如前说。降三世种子心曰:
「na maḥ sa ma nta va jra ṇaṃ nāṃ haḥ
南 麽 三 曼 多 伐 折啰 赧 南 涸」
此中诃字门,声理如前说,
少分差别者,所谓净除相。
降伏三界尊,身密之仪式,
当用成事业,五智金刚印。
次说降三世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va jra ṇaṃ ha ha ha
南 麽 三 曼 多 伐 日啰 赧(一) 诃 诃 诃(二)
vi sma ye sa rva ta thā ga ta
微 萨麽(二合) 曳(平)(三) 萨 婆 怛 他(引) 蘖 多
vi ṣa ya saṃ bha va ttrai lo kya
微 洒 也 三 婆 嚩(四) 怛囇(二合) 路 枳也(二合)
vi ja ya hūṃ jaḥ svā hā
微 惹 也(五) 吽 惹(急呼、二合) 莎 诃」
如是澡浴洒净已,具三昧耶护支分,
思惟无量圣天众,三奉掬水而献之。
为净身心利他故,敬礼如来胜生子,
远离三毒分别等,寂调诸根诣精室。
或依水室异方便,心住如前所制仪,
自身三等为限量,为求上、中、下法故。
行者如是作持诵,所有罪流当永息,
必定成就推诸障,一切智句集其身。
彼依世间成就品,或复余经之所说,
供养支分众方便,如其次第所修行。
未离有为诸相故,是谓世间之悉地,
次说无相最殊胜,具信解者所观察。
若真言乘深慧人,此生志求无上果,
随所信解修观照,如前心供养之仪。
及依悉地流出品、出世间品瑜伽法,
彼于真实缘生句,内心支分离攀缘。
依此方便而修证,当得出世间成就。
如所说优陀那偈言:
「甚深无相法,劣慧所不堪,
为应彼等故,兼存有相说。」
大毗卢遮那神变加持经供养次第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