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一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四十九「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五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五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观天品之二十四(夜摩天之十)「『云何比丘及比丘尼二种眷属?彼有几种?有何功德?有何等行?云何持戒?几种持戒?如是沙门世尊弟子或是比丘或比丘..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五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五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无尽慧菩萨会第四十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复有一万菩萨摩诃萨俱,所谓:慧幢菩萨、法幢菩萨、月..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二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一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八背舍义第三十四(卷二十一)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八背舍者,内有色,外亦观色,是初背舍。内无色,外观色,是第二背舍。净背舍,身作证,第三背舍。四无色定及灭..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六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六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观天品之二十五(夜摩天之十一)「『又彼比丘复念天中可爱境界,根和合生,分别风吹,数数增长,爱火所烧。诸世间人贪彼处乐,起如是心:「天中甚乐..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六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六梁三藏曼陀罗仙译文殊师利说般若会第四十六之二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非初学菩萨所能了知。」文殊师利言:「非但初学菩萨所不能知,及诸..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三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一「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精进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二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八念义第三十六之余(卷二十二)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念法者,如佛演说,行者应念:「是法巧出,得今世果,无热恼,不待时,能到善处,通达无碍。」「巧出」者,二..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七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七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宝髻菩萨会第四十七之一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四万二千,菩萨八万四千俱,各从十方诸佛世界而来集会,皆已通达一生补处,得无所着无..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七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七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观天品之二十六(夜摩天之十二)「尔时,第三夜摩天王牟修楼陀示其天众佛塔经文,令彼天众心纯熟已,复示生死衰恼之处,无量百千诸过充满恩爱别离,..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四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二「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精进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五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五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三「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精进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八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八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宝髻菩萨会第四十七之二佛告族姓子:「何谓菩萨五根净行?不受诸法而修道义,是为信根。愿度彼岸不须御人,为精进根。不舍道意为一切故,是为意根。执御..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八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八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观天品之二十七(夜摩天之十三)「彼诸天众既见如是业果报已,彼佛塔内复更观察异处壁中觅希有法。于彼壁中,复见天王牟修楼陀随顺法行,不习近欲,..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三

大智度论初品中十想释论第三十七(卷二十三)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经】「十想:无常想、苦想、无我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不净想、断想、离欲想、尽想。」【论】..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六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六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四「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安忍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安忍波罗..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七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七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五「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安忍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安忍波罗..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九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九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胜鬘夫人会第四十八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憍萨罗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初证法已,共相谓言:「我女胜鬘!慈晤聪愍多闻智慧,若..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九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九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观天品之二十八(夜摩天之十四)「『又恶比丘离于杂色种种画已,更作余画。何者余画?所谓余者,因根境界生死系缚。彼根境界,或有可爱或不可爱,谓..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