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卷第六十八

法苑珠林卷第六十八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业因篇第七十八(此有五部) 述意部 业因部 十恶部 十善部 引证部述意部第一夫涉其流者。则澄爱河而清五浊。失其宗者。则震邪山而起三障。静言兹理。岂虚也..

憨山老人梦游集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七侍 者福 善 日录门 人通 炯 编辑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 法语示太素元禅人凡学人先习教乘。回心向上一路。虽是有志。无柰藏识中有新熏文字杂毒习气。旧熏贪瞋痴爱烦恼习气。..

法苑珠林卷第六十九

法苑珠林卷第六十九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受报篇第七十九(此有十二部) 述意部 引证部 受胎部 中阴部 见报部 生报部 后报部 定报部 不定部 善报部 恶报部 住处部述意部第一夫善恶之业用。寔三报之徵..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受报篇第七十九恶报部第十一夫有形则影现。有声则响应。未见形存而影亡。声续而响乖。善恶相报理路晈然。幸愿深信不猜来诮。轻重苦报具依下述。如身行杀生。..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一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一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罪福篇第八十 欲盖篇第八十一罪福篇(此有四部) 述意部 业行部 罪行部 福行部述意部第一夫善恶相翻明闇相反。罪福冥对。皎若目前。所以恶名俯坠。善谓清升..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二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二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四生篇第八十二 十使篇第八十三四生篇(此有五部) 述意部 会名部 相摄部 受生部 五生部述意部第一夫行善感乐。近趣人天。远成佛果。作恶招苦。近获三涂。..

憨山老人梦游集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十五侍 者福 善 日录门 人通 炯 编辑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 书问与陆五台太宰伏惟老居士。亲授灵山付嘱。来此末法。现宰官身。匡持像教。数十年来。法门九鼎一丝。唯老居士一..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三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三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十恶篇第八十四(此有一十三部) 述意部 业因部 果报部 杀生部 偷盗部 邪淫部 妄语部 恶口部 两舌部 绮语部 悭贪部 瞋恚部 邪见部述意部第一悲夫迷徒障重。..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四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四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十恶篇第八十四之二偷盗部第五(此别七部) 述意部 佛物部 法物部 僧物部 互用部 凡物部 遗物部述意部第一夫禀形六趣。莫不贪欲为原。受质二仪。并皆恋财为..

憨山老人梦游集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二十二侍 者福 善 日录门 人通 炯 编辑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记复涿州石经山琬公塔院记昔尝阅藏教。睹南岳思大师愿文。愿色身常住。奉持佛法。以待慈氏。斯已甚为希有矣。及观..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五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五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十恶篇第八十四之三邪淫部第六(此别三部) 述意部 呵欲部 姦伪部述意部第一夫淫声败德。智者之所不行。欲相迷神。圣人之所皆离。是以周幽丧国。信褒姒之愆..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六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六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十恶篇第八十四之四恶口部第八(此别二部)述意部第一凡夫毒炽恚火常然。逢缘起障触境生瞋。所以发言一怒冲口烧心。损害前人痛于刀割乖菩萨之善心。违如来之..

净土十要

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八述曰。灵峰老人有怀于净土要典随缘会取次流通。癸巳后尚名九要。成时白老人云。西斋诗千古绝倡。请以十要行。庶可称观止矣。老人抚掌称善。甲午成时从金陵入山。..

净土十要

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九述曰。灵峰老人云。昔人列莲宗七祖太局。只如天台教主坐不背西。卧必合掌。其发明净土如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无敢与敌。又如法眼冢孙昼夜弥陀十万声。万善庄严安..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七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七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十恶篇第八十四之五悭贪部第十一(此别二部)述意部第一夫群生惑病着我为端。凡品邪迷悭贪为本。所以善轻毫发恶重丘山。福少春氷贫多秋雨。六情之网未易能超..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八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八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十恶篇第八十四之六瞋恚部第十二(此别二部)述意部第一夫四蛇躁动三毒奔驰。六贼相侵百忧总萃。或宿重相嫌伺求长短。素怀结忿专加相害。了无仁义顿失慈悲。..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九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九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十恶篇第八十四之七邪见部第十三(此别二部)述意部第一夫创入佛法。要须信心为首。譬如有人至于宝山。若无信手空无所获。故经说。愚痴之人不识因果。妄起邪..

憨山老人梦游集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二十九侍 者福 善 日录门 人通 炯 编辑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 塔铭径山化城寺澹居铠公塔铭历观古今豪杰之士。有戡乱之才。而不能降心。有拔山之力。而不能割爱。是知能透情关..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六度篇第八十五(此有六部)布施部第一(此别一十一部) 述意部 悭伪部 局施部 通施部 法施部 量境部 观田部 相对部 财施部 随喜部 施福部述意部第一夫布施之业..

净土十要

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十述曰。世有两般人于净土法门必不能入。禅者执悟门。矜自力。视念佛不啻依草附木摇尾乞怜。儒者咀名理。艳清言。视念佛不啻臭腐残馊食唾欲欧。此两者一如长眙深瞫..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