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十恩

父母恩重经说父母十恩:一、怀胎守护恩六、乳哺养育恩二、临产受苦恩七、洗濯不净恩三、生子忘忧恩八、为造恶业恩四、咽苦吐甘恩九、远行忆念恩五、回干就湿恩十、究竟怜念恩..

母之十德

心地观经报恩品曰母有十德:一、名大地 于母胎中为所依故。六、名庄严 以妙璎珞而严饰故。二、名能生 经历多苦而能生故。七、名安隐 以母怀抱为止息故。三、名能正 恒以母手理五根故。八、名教..

国王十德

国王十德:一、能照 无国则干戈相交,盗贼满野,世常黑暗矣,国力如光明,照破其黑暗。二、壮严 谋国利民福,使国壮严。三、兴业 使人民皆得安于生业。四、伏怨 为良民除一切暴恶。五、离怖 能..

五戒(三)

三藏法数云五戒:一、不杀戒 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杀害,而夺其命,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寿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二、不偷盗戒 谓人若于有主物,不与而窃取之,死堕恶道。或生人中,..

十善(二)

法界次第云:十善者,善即顺理之义,谓行此十法,皆顺理故,然有二种:一者止,二者行。 一、止 止则止息己恶,不恼于他。 二、行 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也。所谓十善者:一、不杀生 不杀生者..

通说

佛云: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佛云:念行大慈,安立众生。佛云:谦恭慈仁,安慰众人。佛云:敬上念下,矜恤孤贫。方等经云:长幼后先,相事以礼。佛云:..

父子

忍辱经曰:佛言,善之极莫大于孝,恶之极莫大于不孝。末罗王经曰:从地积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养父母。大集经曰:世若无佛,善事父母,即是事佛。本事经曰:假令有人,一肩荷父..

对于父母

长阿含经曰人子当以五事敬父母,云何为五? 一者、供养无乏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 二者、凡所为先白父母 五者、不断父母所作正业 三者、父母所为恭顺无逆善生子经说事父母五事: 一者、念家事 ..

父母对子

六方礼经曰父母视子有五事: 一、使去恶就善四、为娶妇 二、教以书疏 五、给与家中所有 三、使持经戒

妇对于夫

六方礼经曰妇事夫有五事: 一者、夫从外来,当起迎之。 二者、夫出不在,当炊蒸扫除待之。 三者、不得有淫心于外夫,虽被骂詈,亦不作色还骂。 四者、当用夫教诫,所有什物,不得藏匿。 五者、..

夫对于妻

六方礼经曰夫视妇以五事:一者、出入当敬妇。二者、饮食之以时节,与之衣被。三者、当给与金银珠玑。四者、家中所有多少,悉用付之。五者、于外不得畜邪傅御(傅御即妾御也)。善生子经曰夫当以..

弟子对师长

长阿含经曰弟子敬奉师长有五事,云何为五? 一、供给所需四、凡师教敕恭顺无违 二、礼敬供养五、从师闻法善持不忘 三、尊重戴仰六方礼经曰弟子事师,当有五事: 一、当敬惮之四、思念不厌 二、..

师对弟子

长阿含经曰师长以五事视弟子: 一、顺法调御 四、示其善友 二、诲其未闻 五、尽已所知诲授不吝 三、随其所闻使解善义有部根本毗奈耶曰弟子有五事方可教诃: 一、不信 四、情无羞耻 二、懈怠 五..

王民

方等经云:佛告王:但当念善,改往修来,以政治国,无加卒暴,厚待贤良,赦宥小过,务行四恩,以绥众心,何等为四? 一、当布施给护不足 三、当利人化以善政 二、当仁爱视民如子 四、当同利与下..

仆对于主

长阿含经曰僮使复以五事奉事其主,云何为五? 一者、早起四者、作务以次 二者、为事周密五者、称扬主名 三者、不与不取

主对于仆

长阿含经曰善生,主于僮使,当以五事愍念,云何为五? 一者、随能使役四者、病与医药 二者、饮食随时五者、纵其休暇 三者、赐劳随时..

朋友

因果经曰朋友有三要法: 一、见失辄相晓谏。三、在苦厄不相弃舍。 二、见好事深生随喜。四分律曰友要具七法,方成亲友: 一、能作所难作。五、互相覆藏。 二、与所难与。六、遭苦不舍。 三、忍..

报分

人能持行五戒十善,即能报得欲天之地位,及不坠人之地位,人境不须述,兹但述欲天。六欲天三藏法数云欲界六天:一、四天王天 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楞严经..

信分(四)

一、信定散 信定散二途,定可忻而散可厌。二、信因果 信所修之因,所得之果。三、信业报 信所修之业,至所忻之报。四、信苦乐 信定散之业之因,苦乐之报之果,定实是乐,散实是苦。..

解分(四)

业必有报,报必由业,业者因而报者果。定因定果,散因散果,定是乐而散是苦,是故定业所获之报乐,散业所获之报苦也。定散 定、禅定,为心常住于一境也。散、散乱,为心恒攀缘于六境,些时不住..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