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执

大小乘所说我执不同。小乘之言我执,只人我执;大乘则有二,谓人我执法我执也。一、人执 又名我执,又名人我执。以五蕴假和合,而有见闻觉知之作用,固执此中有常一主宰之人我者,是名人执。一..

二我见

我执亦名我见,如起信论明二种我见:一、人我见 谓凡夫之人,于五阴身,强立主宰,计我为人,作此妄见,故名人我见。二、法我见 谓二乘之人,计一切法,各有体性,虽得人无我智,犹自怖畏生死,..

二种二执

宗镜录中,辨二我执二法执。一、二我执者: 一、俱生我执 谓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执为我,与身俱生,是名俱生我执。 二、分别我执 谓于计我法中,分别我能行善行恶等事,而起执着,是名分..

四我烦恼

四我烦恼,又云四惑。于第七末那识,常恒相应之四种根本烦恼也:一、我痴 即无明,愚于我之相,而迷无我之理也。二、我见 即我执,于非我之法,妄计为我也。三、我慢 即倨傲,持所执之我,令心..

惑障

由无明及我执,而惑障以起。言惑障者,迷妄之心,迷于所对之境,而颠倒事理,谓之惑。烦恼能障碍圣道,故名障。皆烦恼之异名也。大乘义章曰:能惑所缘,故称为惑。能碍圣道,说以为障。..

理事二惑

三藏法数引释签云二惑:一、理惑 谓根本无明之惑,能障覆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是名理惑。二、事惑 谓尘沙惑能障化导,则覆俗谛之法;见思惑能阻空寂,则覆真谛之法,是名事惑。..

现种二惑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二惑:一、现行惑 谓六根对六尘,现起贪、嗔、痴等烦恼,令心昏迷,障诸善法,是名现行惑。二、种子惑 种子者,即根本无明也。谓因此无明,则能生一切烦恼,障诸善法,是名种..

三惑

天台四教仪集注明三惑:一、见思惑 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邪见,故名见惑。思即思维,又贪染也。谓眼、耳、鼻、舌、身、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想着,故名思惑,亦名通..

理事二障

圆觉略疏明二障:一、理障 谓本觉心源,湛然清净,由无明妄染,碍正知见,不达真如之理,是名理障。二、事障 谓众生由无明障覆,生死相续,无由脱离,是名事障。..

烦恼所知二障

五教仪亦明二障:一、烦恼障 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二、所知障 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

三障

孔目章云:一、皮烦恼障 三界中之思惑也。贪欲等之惑,对于外之六尘而起,如皮之在身外。二、肉烦恼障 三界中之见惑也。断见常见等,皆属于内心之分别者,如肉之在皮内。三、心烦恼障 根本无明..

三重障

瑜伽大教王经云三重障:一、我慢重障 二、嫉妒重障 三、贪欲重障

三障(二)

涅槃经明三障:一、烦恼障 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故名烦恼。谓贪欲、嗔恚、愚痴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烦恼障。二、业障 业即业行,谓由贪、嗔、痴起,起身、口、意,造作五无间重恶之业,障蔽正道..

四障

有四种之生死障,害如来法身之功德,故曰四障:一、惑障 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思惑,能障蔽正道也。二、业障 身、口、意所造之恶业,能障蔽正道也。三、报障 三恶趣之苦报,能障蔽正道也。四、..

十重障

十重障者:一、异生性障 异生性者,以分别起之二障而名,以此二障之种子,建立凡夫异生性故也。二、邪行障 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所知障所起误犯之业也。三、闇钝障 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闻思..

分别俱生

一切惑由生起上说,有分别起与俱生起二种。略云分别俱生。一、分别起 由邪师邪教邪思维三缘而起之我见边见等理惑,谓之分别起。言分别者,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

现行种子习气

自一切惑相始终上说,分为现行种子习气三种:一、现行 阿赖耶识,有生一切之法之功能,谓之种子。自此种子,生色心之法,谓之现行。复指所生之法,而谓之现行,亦谓之现行法,谓从阿赖耶识种子..

分列住地

由住地故,惑有五种,三藏法数云:五住地惑,五住者,谓三界见惑为一住,三界思惑分为三住,根本无明为一住,共成五住也。由此五惑,能令众生住着生死,故名住地也。一、一切见住地惑 一切见者..

一切烦恼

总云惑障,分叙则一切烦恼。

烦恼

烦恼梵语吉隶舍,贪欲嗔恚愚痴等诸惑,烦心恼身,谓为烦恼。烦以喧烦为义,恼以逼乱为义。谓喧烦之法,逼乱行者心神,致使真明不得开发,故名烦恼也。教中总说分说,异名异数,科目甚多。名则诸..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