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心

在三乘行位的十地中,每一地都分为入、住、出的三位,初入其地,叫做入心。

入世法

入于世间以解除众生痛苦的方法。入世法讲求去三毒,持五戒,弘十善,行六度,这也是出世法的基础。

入法界

法界是诸法的理体,而诸佛所证的境界,正是这种诸法的理体,叫做入法界。

入我我入

如来的三密入于我,我的三业入于如来,亦即如来的三密与众生的三业,彼此相应互入,因而具足一切诸佛的功德于吾身,这种情形叫做三平等,也叫做三平等观。..

入住出三心

在菩萨阶位的十地中,每一地都分为三位,就是入其地位,居其地位,和出其地位,当出其地位之后,又再进入于后一地之中。

了因

二因之一,即以智慧去透视事物的原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

力忍

一个人在受辱的时候,纵然已起嗔心,但如能即时觉悟嗔火之害,以功力克制,竭力忍耐,使不发作,但此种功夫稍有勉强,故名力忍。

三力

1、一、我功德力,即自身的修行;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的加持;三、法界力,即自心所具的佛性。2、慧眼力,法眼力、化导力。3、佛威力、三昧力、行者本愿功德力。..

三心

1、观无量寿经说: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2、一、淳心,即信心深厚;二、一心,即信心纯一;三、相续心,即信心相续不杂余念。3、由欢喜地至法云地之十地..

三火

三毒之火,即贪、嗔、痴。

三光

1、色界的第二禅天,有少光天,无量光天和光音天等三天,叫做三光。2、指星星、月亮、太阳。

三多

1、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2、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

三有

1、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三、无色有,即无色界的生死。2、本有、当有、中有。本有指现生的身心;当有指未来的身心;中有指本有..

三行

福行、罪行、不动行。福行是修行十善等之福业;罪行又名非福行,就是造作十恶等之恶业;不动行是四禅、四空处的禅行,也可以说是无漏解脱三昧的出世间行。..

三衣

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黎。安陀会华译为中著衣,五条制成,是平时起卧所著的;郁多罗僧华译为上衣,七条制成,是作法事入众时所披的;僧伽黎华译为众聚时衣,又称为大衣,由九条至二十五条制成..

三观

1、指天台宗三观,即:空观、假观、中观。空观是观诸法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假观是观诸法虽同幻化,但有假象和作用;中观是观诸法非空亦非假,亦空亦假之中道实理。修此三观,能破三惑,证三智..

三达

天眼、宿命、漏尽。天眼能知未来生死的因果;宿命能知过去的生死因果;漏尽是知道现在烦恼的根源而尽断之。不但知道而且明了叫做明,不但明了而且通达叫做达,所以以上三事在罗汉只叫做三明,在..

三余

声闻缘觉行人虽然已经证入无余涅槃的境界,但是因为还有三事的残余,所以不是真正的无余,三余者,烦恼余、业余、果余。烦恼余谓虽已断尽了三界内的见思惑,但是还余著界外的无明惑未断;业余谓..

三劫

1、三大阿僧祇劫的简称,又名三无数劫,即菩萨修行成佛所须经过的年数。2、指过去现在未来三劫,过去劫名庄严劫,现在劫名贤劫,未来劫名星宿劫。..

三忍

1、无量寿经说往生极乐的人,听到七宝树林的声音,便得三种之忍,即一、音响忍,就树林的声音而悟非有而有的真理;二、柔顺忍,心柔智顺,对实相的道理很信顺;三、无生法忍,安住于无生的法理..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