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别解脱戒

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学戒、沙弥戒、沙弥尼戒、优婆塞戒、优婆夷戒、近住戒。

八背舍

又名八解脱,即八种训练去除贪著的禅定。一、修不净观,以去除外境的物质观念(色想);二、接著去除内心的物质观念;三、进一步舍去不净观之心;四、入空无边处定,完全去除物质观念;五、舍空..

八除入

八胜处的别名。八胜处的禅定,能除去烦恼,故曰除,境观涉入,故曰入。

八胜处

八种能引发胜知胜见以便舍弃贪爱的禅定,因它是引发胜知胜见的依处,所以叫做胜处,即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青胜处、黄胜..

八部众

天众、龙众、夜叉(华译勇健鬼)、乾闼婆(华译香神)、阿修罗(华译非天)、迦楼罗(华译金翅鸟)、紧那罗(华译非人)、摩睺罗迦(华译大蟒神或大腹行地龙)。由于人类的眼睛不能见到这些八部..

八部鬼众

四天王所率领的八部鬼众,即乾闼婆(华译食香鬼)、毗舍阇(华译癫狂鬼)、鸠盘荼(华译瓮形,啖人精气之鬼)、薛荔多(华译饿鬼)、诸龙、富单那(华译臭饿鬼)、夜叉(华译勇健鬼)、罗刹(华..

八福田

佛、圣人、和尚(受业本师)、阇梨(受业时教授威仪的阿阇梨)、僧、父、母、病人。佛、圣人和僧属于敬田;和尚、阇梨和父母属于恩田;病人属于悲田。如果有人能够恭敬供养上述之八种人,就可以..

八热地狱

又名八炎火地狱,即:一、等活,又名想地狱,狱中众生手生铁爪,互相嗔恨,怀毒害想,以爪相攫,或砍刺磨棒,作已死想,冷风吹之,皮肉还生,复苏如故,等于前活,故名等活。以人间五十年为四天..

八念

1、智度论说,佛弟子欲求寂静无为之道,当离热闹,在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或修头陀行,夜于冢间树下坐,或作不净观及九想观,自见其身,都是不净,而生惊怖,或为恶魔幻诸形相,使生恐怖,退堕..

八忍八智

又名十六心,是修四圣谛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之位。一、苦法忍,即断欲界苦谛下见惑之智。二、苦法智,即断苦惑已,而证正理之智;三、集法忍,即断欲界集谛下见惑之智;四、集法智,即断集惑已..

八福田

佛、圣人、和尚(受业本师)、阇梨(受业时教授威仪的阿阇梨)、僧、父、母、病人。佛、圣人和僧属于敬田;和尚、阇梨和父母属于恩田;病人属于悲田。如果有人能够恭敬供养上述之八种人,就可以..

八福生处

瑜伽师地论说,一个修福的人,视其福业的多寡,而决定他投生到下列的八种地方去,即人中富贵、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天、梵天。..

八灾患

八种能够妨害禅定的灾患,即:忧、喜、苦、乐、寻、伺、出息、入息等八法。劫末来临的火水风三灾是属于外灾,而此八灾患是属于内灾,谁能够杜绝此八灾患,就能够成就色界的第四禅定,则外三灾便..

八妄想

八种虚妄的思想,即自性妄想、差别妄想、摄受积聚妄想、我见妄想、我所妄想、念妄想、不念妄想、念不念俱相违妄想。

八游行

即八正道,因八正道是圣人所游行的处所。

八句义

禅宗的根本眼目,最切要之义有八句,即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八变化

又名八神变,或八自在,即:能小、能大、能轻、能自在、能有主、能远至、能动、随意。与八大自在我同义。

八中洲

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各有二中洲附属之,南赡部洲的二中洲是遮末罗洲(华译猫牛)和筏罗遮末罗洲(华译胜猫牛);东胜身洲的二中洲是提诃洲(华译身)和毗提诃洲(华译胜身);西牛货洲的二..

八敬戒

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等,简称为八敬,因为都是规定尼众要恭敬和尊重比丘的事,所以后人称之为八敬法。一、百岁尼要礼初受戒比丘;二、不骂比丘,不谤比丘;三、比丘尼..

八颠倒

凡夫的四倒和二乘的四倒,合称为八颠倒。凡夫的四倒是误认世间为常乐我净;二乘的四倒是误认永寂为涅槃,即无常乐我净。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