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空真如

我空真如和法空真如。二乘圣者,悟人我空无之理,名人空、我空、生空,悟后所证的真如境界,即我空真如;菩萨悟法空之理,悟后所证的真如境界,即法空真如。..

二禅

四禅之一,即色界二禅天的禅定,其境界是定心细微,无寻伺的心所,于三受中只有喜乐的二受。

二禅天

修成二禅的人所住的天界,在色界的第二重,共有三天,即少光天、无量光天和光音天。在此二禅天的天人,因无寻伺的粗动,所以能够避开劫末的大火灾,但因为心中还有喜乐的念头,所以不能避开劫末..

二无记

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有覆无记是极其微弱的惑障隐覆著圣道,但不是召感苦果的恶性;无覆无记是离惑障的无记法。无记是体性微弱到无善恶可记的意思。..

二无我

人无我和法无我。人无我是了解五蕴假和合之义,知道人无有真实之我体可得;法无我是了解诸法因缘生之义,知道诸法皆无有实在之体用。..

二无我智

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智慧。

二无常

念念无常和相续无常。念念无常是说一切有为法都是念念生灭而不停住;相续无常是说相续之法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最终还是要归于坏灭,如人命的死亡及灯火的熄灭是。..

二色身

佛的二种色身,即实色身和化色身。实色身就是佛的报身;化色身就是佛的应身。

二应身

胜应身和劣应身。胜应身是佛非常殊胜的应化身,是佛应初地以上的菩萨而示现的一种应化身;劣应身是佛最下等恶劣的应化身,是佛应初地以下乃至凡夫而示现的一种应化身。..

二我见

人我见和法我见。人我见是凡夫们不明白五蕴假和的道理,对于自己的身心妄执有一实在的我体的邪见;法我见是凡夫们不明白诸法缘起性空的道理,对于诸法妄执有其实在的体用的邪见。..

二法身

1、金光明经所说的理法身和智法身。理法身者,诸佛与众生同具的本觉理性,在众生为无明所隐没,在诸佛则为始觉之智而显现;智法身者,始觉之智究竟,与本觉之理契合。2、菩萨璎珞经所说的果极法..

二胁士

又名二挟持,或两胁士,即在佛左右协助弘法的人。阿弥陀佛的二胁士是观世音和大势至二菩萨,药师佛的二胁士是日光和月光二菩萨,释迦佛的二胁士是文殊和普贤二菩萨。..

二烦恼

根本烦恼和随烦恼。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大烦恼,因为是一切烦恼生起的根本,故名根本烦恼;随烦恼即忿、恨、覆等二十种小烦恼,因为是随逐六种根本烦恼而生起的枝末烦恼,..

二真如

1、随缘真如和不变真如。随无明之缘而起九界的妄法,叫随缘真如;虽随缘而为妄法,但其真性不变,叫做不变真如。因随缘真如故,真如就是万法,因不变真如故,万法就是真如。2、有垢真如和无垢真..

二般若

1、共般若和不共般若。共般若是天台宗所说的通教,对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而说,亦为三乘所共同修证,故名共般若;不共般若是天台宗所说的别圆二教,只对别圆之二菩萨说,不共于声闻缘觉二小乘,故..

二解脱

1、慧解脱和心解脱。慧解脱是说智慧能使人脱离一切烦恼障,最终证悟不生不灭的涅槃;心解脱是说心识能使人脱离一切的定障,而得进入于灭尽定。2、性净解脱和障尽解脱。性净解脱是众生的本性清净..

二种戒

1、作持戒和止持戒。2、出世间戒和世间戒。出世间戒即沙弥的十戒和比丘的具足戒;世间戒即优婆塞与优婆夷的五戒和八戒。3、性戒和遮戒。4、道共戒和定共戒。见二戒条。5、性重戒和息世讥嫌戒。..

二种证

次第证和超越证,这是声闻乘行人证悟四果的两种情形。次第证又名次第断,就是由初果起,次第的断除烦恼,次第的证悟四果阿罗汉;超越证又名超越断,即不经过初果乃至三果,一下子就证悟四果阿罗..

二种施

财施和法施。财施是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法施是以自己所闻知的佛法,去向他人演说。

二种爱

贪爱和信爱。贪爱是一种有染污的爱,如爱妻子是;信爱是一种无染污的爱,如爱师长等是。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