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门

1、流转门和还灭门。一切众生,造业受生死,叫做流转;行者修道证涅槃,叫做还灭。2、圣道门和净土门。行人在此娑婆世界,理解佛法,先断惑而后证果,名圣道门;若依弥陀愿力,往生极乐世界,得..

二心

1、真心和妄心。真心是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心,真净妙明,离一切的妄想;妄心就是虚妄的心,常起妄念而生种种的境界。2、定心和散心。定心是禅定的心,也是修定善的心;散心是散乱的心,也是修散善..

二见

1、有见和无见。有见是偏向于有的邪见;无见是偏向于无的邪见。2、断见和常见。断见是执著身心断灭之见,属于无见;常见是执著身心常住之见,属于有见。..

二业

1、引业和满业。造善恶业后,此业能牵引众生,生于六趣四生,受苦乐报,名为引业,这是就此业的因位而言。待到此业种子,在第八识中,熏习成熟,发为果报时,则能使造者,在六趣四生中,得种种..

二众

道众和俗众。道众是有道行的大众;俗众是凡俗的大众。

二光

1、色光和心光。色光又名身光,即佛身上所发出来的光,吾人的眼睛能够看得到;心光是佛心所发出来的光,它恒常照护著一切的众生。2、常光和神通光。常光是佛身上时常发放的光,如释迦佛一寻之光..

二因

1、生因和了因。生因是能够产生果实的因种,如谷麦等种子是;了因是以智慧去透视事物的原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2、正因和缘因。正因是正主的因;缘因是助缘的因。..

二如

1、随缘真如和不变真如。随缘真如是一种不守自性的真如,它随染缘而生染法,随净缘而生净法;不变真如则是清净本然,虽随缘千差万别的诸法,但它的自性,从无迁变。随缘真如如波,不变真如如水..

二执

我执和法执。我执又名人我执,即执著人有一个实在的我体;法执又名法我执,即执著一切法都有其实在的体用。

二死

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一切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但因修道的结果,迷想渐灭,证悟渐..

二行

1、见行和爱行。见行是见思二惑中的见惑;爱行就是思惑。涅槃经说:人有二种:一者见行,二者爱行。见行之人多修慈悲,爱行之人多修喜舍。2、正行和杂行。正行见五正行条,杂行见五杂行条。..

二衣

制衣和听衣。制衣是佛制定比丘一定要穿著的衣,如比丘的三衣和比丘尼的五衣是;听衣是佛特许听便蓄存的衣,如常衣是。

二观

事观和理观。事观是观察一切因缘生的事相;理观是观察一切事物不生不灭的理性。

二余

生身的苦果和烦恼的残余,叫做二余,若加上业的残余,便叫做三余。

二利

自利和利他。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

二序

诸经经首,皆有通序和别序,如是我闻等是共通于诸经都有,叫通序,序说本经特殊的缘起,叫别序。

二忍

1、众生忍和无生法忍。众生忍是忍受众生的种种加害而不起嗔恚的心;无生法忍是安住于无生的法理而不动心。2、安受苦忍和观察法忍。安受苦忍就是众生忍;观察法忍就是无生法忍。3、生忍和法忍。..

二戒

1、性戒和遮戒。性戒是本性就是戒,不待佛制,谁犯了就有罪,如杀盗淫妄等戒是;遮戒是禁戒,佛禁止不许作,如饮酒等戒是。2、邪戒和正戒。邪戒即外道所持的牛戒狗戒等戒;正戒即佛教的五戒八戒..

二护

内护和外护。内是指自身内在的心;外是指外在的亲人眷属。

二报

依报和正报。依报又名依果,即众生依之而住的果报,如国土大地房屋器具等是;正报又名正果,即众生五蕴假合的身体,因此身体乃因惑造业所感,是正彼之果报。..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