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盖

脱离五盖,也就是脱离五种烦恼。

离生性

出离生死的正性,亦即得道之圣者,通达谛理,断见思惑,永离三界之生死的正性。

离生喜乐地

即色界之初禅天,因此天是脱离欲界之罪恶,而生喜乐二受之处。三界九地之一。

离念真心

指一切众生未动念前的本来心体。众生有念时,心与所念的物体,同其大小,若念灭时,则心同太虚,廓然清净。此离念清净心,是诸有之源,万物之母,一切法门,悉皆具足,一切诸法,悉皆现成,不假..

离垢眼

脱离烦恼之垢染的清净法眼。

离垢世界

舍利弗将来成佛的国名。

离相戒

又名无相戒,即持戒的人心无所著,视一切戒律,犹如虚空,了无持犯之相。

离欲地

通教十地之一,即离欲界之地位,相等于藏教的不还果。

离衣宿

佛制僧尼不得三衣离身他处宿。

离系果

脱离烦恼之系缚的果位,即涅槃。五果之一。

离间语

离间人家和好的言语,是十恶业之一。

离怖畏如来

在施饿鬼之法中,五如来中北方如来之名,亦即释迦如来。

素怛缆

又作苏多罗,或修多罗,华译为经、契经、綖经等,是经典的通称。

般若

华译为智慧,但这个智慧,不是世间凡夫的聪明智慧,而是如来的圆常大觉,这种大觉,胜义谛中离于言说,今依世谛安立名相,假说有三。..

般若时

佛说般若经的时期,为天台所立五时之一。

般若行

于各种情况之下,在昼夜二六时中,心心念念了达诸法体空,而不妄想分别执著,常行智慧,这样就叫做般若行。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

般若经十喻

大乘显诸法之空性有十种的譬喻。智度论说:经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犍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

般若转教

佛在般若经中,很少讲到自证,多是由须菩提、舍利弗等声闻弟子,对诸菩萨说诸法皆空之理,这种情形,叫做转教,这也就是佛对声闻弟子欲附属大乘法财之真正含意。四教仪说:次说般若,转教付财。..

般若淘汰

依天台所立之教判,佛说般若经阐扬诸法皆空之理,目的是要遣荡淘汰声闻之法执,以及要会归一切佛法都成为大乘。

般若波罗蜜

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