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唐八家

(名数)日本平安朝时代入唐学密教者八人,即传教,弘法,慈觉,智证,常晓,圆行,慧云,宗睿也。传教,慈觉,智证三人为台密,余为东密。日本总称之为入唐八家。..

入堂五法

(名数)戒律宗入法堂当守五种之法规。

入寂

(术语)入寂灭也。梵语涅槃,一译寂灭。离烦恼云寂,绝生死之苦果曰灭。故证果人之死,名为入寂。

入曼荼罗者

(术语)五种三昧耶中前四种之三昧耶也。义释十二指秘密印而言曰:假令已入曼荼罗者,尚不得于前辄尔而作,况余人耶?演奥钞五十五曰:入曼荼罗者,指前四种三昧耶也。..

入众衣

(衣服)郁多罗僧即七条袈裟之别名。礼拜,斋食,讲经等与众共事时着之。六物图曰:郁多罗僧,名中价衣,从用名入众衣。

入众五法

(名数)戒律入僧伽中当守五种之规法。五分律曰:佛言入众应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三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说余事。

入灭

(术语)入于灭度也。梵语涅槃,译为灭度。灭惑度生死海之义。谓证果之人死也。

入无分别法门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说大乘无分别之法。

入瓶

(传说)沙弥有通力,能入于澡瓶中。阿育王传七曰:昔阿恕伽王,见一七岁沙弥,将至屏处而为作礼,语沙弥言:莫向人道我礼汝。时沙弥前有一澡瓶,沙弥即入其中,从澡瓶中还来出,而语言:王慎莫..

入塔

(仪式)纳亡僧遗骨或全身于塔内。此时有入塔之佛事。见象器笺十四。

入道

(术语)舍世法入佛道也。犹言出家。其人曰入道人。或略云道人。宝积经三十六曰:以净信心于佛法中出家入道。十住论七曰:或舍家入道。遗教经曰:入道智慧人。智度论曰:见画跏跌坐,魔王亦愁怖..

入圣

(术语)断惑证理之人曰圣。入圣者入于圣位也。俱舍论十八曰:入圣得果,离染漏尽。往生十因曰:三乘行人入圣之方便。

入楞伽经

(经名)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复有旧译四卷,题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新译有七卷,楞伽为师子国之山名,佛入彼山所说之经故名入楞伽经。..

入檀

(修法)金胎两部,各如法集诸尊于一处,谓之曼陀罗,译作坛,真言行者入此坛场而受灌顶,谓之入坛。

入诸佛境界庄严经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五卷,宋法护译妙吉祥菩萨问:不生不灭是何增语?佛言:不生不灭是即如来之增语,因为广说种种之譬喻及种种之法句。..

入观

(术语)观者观照之义。吾人静止散乱粗动之心,则诸法之理,自得观照,谓之观。入于此观,谓之入观。多以为与入定同义。自心之寂静一边用之,名为定。自观照理一边用之,谓为观。..

入嚩罗

(杂语)Jvāla,译曰光明。又曰焰光。见大日经疏九。

入龛

(仪式)俗云入棺。亡者浴后,入于龛中,入龛既了,随行入龛之佛事。

(术语)欲界所属之有情,思虑最多者,过去戒善之因,感人伦之果,现前之境界是也。俱舍颂疏世品一曰:言人者,多思虑故名之为人。大日经一曰:云何人心?谓思念利他。大乘义章八末曰:依涅槃,..

人人本具

(术语)言人人本来具足佛性也。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