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菩萨

(名数)四如来四亲近之十六菩萨也,简别于贤劫之十六尊,特称为大菩萨。

十六心见道

(名数)大乘唯识立十六心之相见道,小乘俱舍论为十五之真见道,最后之一心立为修道。然小乘之昙无德部,成实谓十六心为见道。是台家四教仪等所说也。成实论与大乘义章对比,则成实以无相行为见..

十六重玄义

(名数)真言行者,渐次证入六无畏与自二地至佛地之十地,合有十六重,以到一切地(第六无畏即初地也),但此一一重各有因根究竟三心,而起证者,依重重之一法门得到一切智地,即十六生之义也。..

十六大阿罗汉

(名数)即十六罗汉也。

十六执金刚神

(名数)位于金刚界成身会曼荼罗下方之神也。出生义曰:又下方有十六执金刚神。盖一切如来,勇健菩提心所生化。亦明如来修行之时有尘数心障烦恼,以是金刚慧破之。大觉之后成尘数种类智门,以此..

十六游增地狱

(名数)八寒八热之大地狱,各有四门,各门有四狱。各各附属十六地狱。堕于此之众生,转历诸所,而增其苦,故曰游增地狱。

十六善神王形体

(书名)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之略。轨名也。

十方

(杂语)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

十方刹

(术语)不拘甲乙请诸方名宿使住持之,名十方刹。梵语谓寺院为招提。即此义也。

十方世界

(杂语)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有有情世界无量无边,故曰十方世界。

十方净土

(术语)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有诸佛净土,无量无边,故云十方净土。

十方佛土

(杂语)犹言大千世界。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十方业普现色身

(术语)随十方众生之意业而普示现其身也。如妙音菩萨观音菩萨是。

十王

(名数)冥土之十王也。一秦广王。三初江王。三宋帝王。四伍官王。五阎罗王。六变成王。七泰山府君。八平等王。九都市王。十转轮王。见十王经。此十王各有本地..

十心

(名数)有二种:(一)顺流十心,一、无明昏暗。谓诸众生从无始以来,暗识昏迷,无所明了,为烦恼所醉,于一切法妄计人我,起诸爱见,想计颠倒,起贪瞋痴,广作诸业,由是流转于生死也。二、外..

真言十心

(名数)一、种子心,从久远世间展转相承,有善法之名,然以违理之心,推求种种而不能得,后忽自有念生,我今节食持斋,是善法也。然犹未是佛法中之八关戒。彼以节食自戒,故即觉缘务减少,使我..

十日十夜

(修法)十日十夜念佛之行也。平等觉经曰:佛言要当斋戒,一心清净,昼夜常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不断绝。

十牛图

(譬喻)一、寻牛序,二、见迹序,三、见牛序,四、得牛序,五、牧牛序,六、骑牛归家序。七、忘牛存人序,八、人牛俱亡序。九、返本还源序。十、入尘垂手序。十牛图之作者,不能确定为谁。据会..

十四生

(术语)密教通说之十六生成佛,托于仁王经所说之十四忍,谓为十四生成佛。

十四等

(名数)善财童子于普贤菩萨所得十四等,是童子之入法界也。一普贤之圆因等,二诸佛之果满等,三刹等,四行等,五等正觉等,六神通等,七法轮等,八辩才等,九言辞等,十音声等,十一力无畏等,..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