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禅

(名数)地持十地二论所说,不通于外道二乘,独菩萨所修之大禅也。一切之善根功德悉摄在此九禅之中:一、自性禅,或止或观或止观均等也。二、一切禅,世间出世间禅也。三、难禅,生下化众生上求..

九曜

(名数)梵语Navagraha之译。九种照耀者之意。又名九执。日时随逐而不相离,执持之义也:一、日曜Āditya;二、月曜Sōma;三、火曜 Aṃgāraka;四、水曜Budha;五、木曜Vṛhaspati;六、金曜..

九曜曼陀罗

(图像)图画九曜及其所属之神像者。大日经疏四曰:如是执曜,即是漫荼罗中一种善知识门,彼诸本尊即能顺世间事业,而作加持方便,以阿阇梨善择吉祥时故,与彼真言本誓,法尔相关,为作加持,得..

九类生

(名数)一胎生,二卵生,三湿生,四化生。此四者三界受生之差别也。天与地狱唯化生,鬼兼胎化人畜具四。五有色,谓色界天。六无色,谓无色界天。七有想,无色界之中除无想天一而其他一切天处也..

九辙

(名数)九种轨辙之意。秦道融始讲罗什译之法华经,开为九辙,即分判法华为九科也。法华玄论一曰:及罗什至长安。翻新法华竟。道融讲之。开为九辙。时人呼为九辙法师。九辙之文。今所未见。讲新..

九难

(名数)佛有九种之横难。

九识

(名数)识有九种之意:(一)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阿阤那识,八阿赖耶识,九阿摩罗识。盖经中虽无列九识之明文,而语则非无。金刚三昧经入实际品曰:如彼心地,..

九辩

(名数)菩萨有九种之辩说。无差辩,无尽辩,相续辩,不断辩,不怯弱辩,不惊怖辩,不共余辩,无边际辩,一切天人所爱重辩是也。

九显一密

(术语)真言宗判十住心中前九住心为显教,后一住心为密教,故曰九显一密。

(术语)华严圆教说诸法之数量,总以十。以此现其圆满无尽故也。探玄记三曰:但此经所明皆应十种,以显无尽故。设有七八十二等数,皆是增减云十。演密钞五曰:十数表圆,以彰无尽。..

十一法

(名数)比丘应成就十一法。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见慧,已上五者即五根也。六根寂,六根之寂静也。七知足,八修法,九知方使。十分别义。十一不着利。..

牧牛十一法喻比丘

(名数)一知色,譬知四大及四大所造之色。二知相,譬知行善行恶之相。三知摩刷。譬离恶念。四知护疮。譬护持五根。五知起烟。譬多闻说法。六知良田茂草,譬八正道。七知所爱。譬爱法宝。八知择..

阿罗汉所不习十一法

(名数)一舍戒,二不净,三杀生,四盗,五不食残食。六妄语,七群党,八恶言,九狐疑,十恐惧,十一受余师及受胞胎。见增一阿含经四十六。..

十一门

(名数)唐光明寺和尚释观经三辈九品立十一门之义。其九品各有十一义,相乘则为九十九义。加以总之一义,为总别一百义也。一总明告命,告命阿难及韦提希二人谛听善思者是也。二辨定其位,上上品..

十一果

(名数)若比丘以慈心广行布施,则可得十一种之果报。

十一持

(名数)如来有十一持。

十一想

(名数)比丘应以十一想思念如来。一戒意清净,二威仪具足,三诸根不错,四信意不乱,五常有勇健意。六苦乐不以为意,七意不忘失,八止观现在前,九三昧意无休息。十智慧意无量,十一观佛无厌息..

十一根

(名数)数论师所立。

十一号

(名数)如来十号中佛与世尊离,数为十一号。

十一生类

(名数)金刚经曰:一卵生、二胎生、三湿生、四化生、五有色生、六无色生、七有想生、八无想生、九非有想生、十非无想生。此中前四生,第五之有色生,为色界四禅天之众生。第六之无色生,为无色..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