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遍知

(名数)见修无学之三道中,特于见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建立九种之区别也。盖遍知为于四谛之境周遍知之之意。虽以智为其性,然今非称智为遍知。乃以因此遍知而断烦恼之故,于果附以因之名,名断..

九业

(名数)九种之业也。欲界及色界各有作业,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之三种,无色界有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及无漏之三种,合为九种。成实论第八曰:欲界系三种:作、无作、非作非无作。色界系业亦..

九僧

(名数)大法会有带领众僧之职者九人:一导师、二咒愿师、三呗师、四散花师、五梵音师、六锡杖师、七引头、八堂达、九衲众。

九漏

(名数)两眼两耳两鼻及口大小便处之九穴也,此九穴常漏泄身内之不净,故云九漏。行事钞中之一曰:九疮九孔九入九漏九流。

九慢

(名数)恃己高举之烦恼,有九种:一我胜慢类、二我等慢类、三我劣慢类、四有胜我慢类、五有等我慢类、六有劣我慢类、七无胜我慢类、八无等我慢类、九无劣我慢类是也。阿毗达磨发智论二十曰:此..

九想

(名数)又作九相。于人之尸相,起九种之观想也。是为观禅不净观之一种。即使贪着五欲之法,起美好耽恋之迷想者,觉知人之不净,除其贪欲之观想也。一、胀想Vyādbmātakasaṁjā,死尸之膨胀也..

九想观

(名数)即九想。

九种大禅

(名数)九种之大乘禅也。此为不共于外道二乘而菩萨所修之禅定:一、自性禅,二、一切禅,三、难禅,四、一切门禅,五、善人禅,六、一切行禅,七、除烦恼禅,八、此世他世乐禅,九、清净净禅是..

九种不还

(名数)从欲界上色界而般涅槃之不还果圣者,分九种。即于中有般涅槃者,有速般,非速般,经久般之三称。生于色界,不久而般涅槃者,有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之三种。生于色界更上转生于天而般涅..

九仪

(名数)九等之仪礼也。此为印度古来所行之致敬式。西域记第二谓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据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九横

(名数)横死有九因:一、不应饭而饭,即不可食而食也。二、不量食,食无节制也。三、不习食,食不习食之食也。四、不出食,食未消化而又食也。五、止熟,强制止大小便也。六、不持戒,不持戒行..

九莲

(术语)九品之莲台。谓弥陀之净土也。释门正统八曰:修三福业,想像九莲。

九彻

(术语)又谓之不动九彻。不动明王之利剑,周围有九个火焰。表九彻也。九彻者,显三界九地惑障尽灭,成十地满足之佛也。又显八叶九尊于一心之莲台,故云九彻。总之以不动之身而即知为行者之身,..

九彻印明

(印明)以不动明王为中央,两部大日为两侧士,建立三尊帐者。观无所不至印为三尊帐,三诵阿唅鍐之明。

九疮

(名数)又云九窍,九孔。两眼两鼻两耳一口两便道也。此名为疮者,以常流不净故也。须弥藏经曰:复次如是出入息,于九疮门,出入往来。行事钞资持记中二之一曰:九疮:眼耳鼻各二,口及大小通,..

九轮

(物名)又曰空轮。为安于塔顶九重之金轮也。有九重,故云九轮。在空中故云空轮。皆俗称也。本名相轮、轮相、金刹、金幢、露盘等。轮相之数,依人而有多少。法苑珠林三十七曰:十二因缘经云:有..

九解脱道

(名数)三界有九地,九地一一有见惑修惑,其修惑每一地分九品,以先断粗大而次第断微细者为法。而断一品之修惑每有无间道解脱道之二节,正断惑之位,谓之无间道,既断惑已,而得解脱之位,谓之..

九缚一脱

(名数)摩诃止观一上明涉于内外十道之发心:一火途道、二血途道、三刀途道、四阿修罗道、五人道、六天道、七魔罗道、八尼犍道、九色无色道、十二乘道。此中前九者为缚,后一者为脱。缚脱虽异,..

九谛

(名数)无常等九种之理审实不虚也:一、无常谛,三界诸法之生灭无常也。二、苦谛,三界有漏果之逼迫苦痛也。三、空谛,诸法之自性空也。四、无我谛,一切法无我,无常一主宰之实我也。五、有爱..

九斋日

(术语)九种之斋日也:一、正月每日,二、五月每日,三、九月每日,于此加六斋日。六斋日者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也。斋者不可中食之谓。此九种日为帝释四天..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