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净肉

(名数)不见为己杀之肉,不闻为己杀之肉,不疑为己杀之肉,不为己杀之肉,命尽自死之肉,鸟所食残之肉,死久自干之肉,未尝约期之肉,前已杀之肉也。..

九梵

(名数)第四禅天之九天也。仁王经上曰:九梵三净。同天台疏上曰:言九梵者。谓第四禅九天:一无云、二福生、三广果、四无想、五无烦、六无热、七善现、八善见、九色究竟也。..

九参上堂

(行事)谓一月九次上堂也。一月中每三日上堂一参,即为九参。参者进参之义,非数。见象器笺十一。

九众

(名数)寻常之七众,加出家,出家尼之二众也。出十诵律五十五。一、比丘,持具足戒之男众。二、比丘尼,持具足戒之女众。三、六法尼,持六法之女众。四、沙弥,持十戒之男众。五、沙弥尼,持十..

九无学

(名数)无学位有九根之别:(一)一退相,二守相,三死相,四住相,五可进相,六不坏相,七不退相,八慧解脱相,九俱解脱相也。中阿含经第三十福田经曰:云何九无学人?思法,升进法,不动法,..

九无为

(名数)九种无为之意。即不为四相所迁之实在法,有九种之别也(一)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缘起支性,九圣道支性。是为大众部一说..

九无碍道

(名数)新译曰九无间道。旧译曰九无碍道。

九结

(名数)结缚众生使不出生死之烦恼,有九种也。一爱,二恚,三慢,四无明,五见,六取,七疑,八嫉,九悭是也。即于六随眠加取嫉悭三者。六随眠为根本烦恼,系缚之义强,故特立为结。但五见之中..

九恼

(名数)又云九难,亦云九横,亦云九罪报。佛现生所受之九种灾难也。智度论九曰:一者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阿罗汉亦被谤。二者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作腹谤佛。三者提婆达,推山压佛,伤足大指。..

九尊

(名数)胎藏界中台八叶院之九尊也。有开敷之八瓣莲华,其中心与八瓣各现一尊,中心为大日如来,四方者四如来,四隅者四菩萨也。是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中之第一而表示凡夫肉心之具德者,吾人之..

九无间道

(名数)三界分为九地,一地之修惑,又分九品断之各有无间解脱二道。正断惑之智,谓之无间道,解脱既断了,而解脱惑之智,谓之解脱道。一地之惑有九品,则有九无间九解脱也。新译曰无间道。旧译..

九会

(术语)九番之法会。华严经之法会说。金刚界之九会曼陀罗等。

九会说

(杂语)佛说华严经,依旧译六十卷经,则为七处八会,依新译八十卷经则为七处九会也。

九会一印

(术语)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中有一印会者,乃九会众尊尽纳于大日如来一智拳印之法门也。他八会为开大日之德者,而一印会为合之者,即开合之二门也。..

九会曼陀罗

(术语)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三摩地现出三十七尊乃至外部诸众摄化众生之状..

九会曼陀罗由来

(杂语)九会曼陀罗为合集本经别会别品之说者,本经于九会次第无所说。金刚顶经总有十万颂十入会(支那无全本之译,不空译金刚大教王经三卷出初会四品中前一品,赵宋施护译大教王经三十卷出初会..

九会曼陀罗创起

(传说)九会之次第未见本经究谁图示之耶?或云龙猛菩萨开南天铁塔时,空中现九会之尊位。或云金刚智三藏从龙智受之。或云不空为之。或云善无畏,与胎曼皆于空中感得之。遂无一定之说。见金刚界..

九会尊数略颂

(术语)成身千六十一尊。三微供各七十三。四十三一理十七。降降七十七三尊。分别九会诸尊位。佛体一千三十六。菩萨二百九十七。忿怒四尊执金四。外金刚部百二十。总千四百六十一。是名金刚现图..

九道

(名数)即九有情居。见大部补注五。

九经

(名数)十二部经中之九部也。有大小乘之别。大乘义章一曰:小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授记无问自说及以方广。大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因缘譬喻论义。大小各九。四教仪集注上曰:别言之,小乘让..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