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四供养

(名数)先由大日如来之心中流出嬉戏菩萨供养东方阿閦如来,嬉戏者,众生初得生佛不二之菩提,照了自身即佛,大欢喜之标帜,是金刚部阿閦如来之三摩地也。故今与以相应之嬉戏适悦形菩萨供养之。..

外四供养

(名数)四方如来应之,各流出一女菩萨供养中央如来也。其先东方之阿閦如来流出香菩萨而供养之,此以东方为初发菩提心之方,又东方者初也,是故以妙香供养之,其故东方是三摩耶戒也(理趣经意)..

八门两益

(名数)因明入正理论一部所明也。八门者何?一曰能立,因喻满足,圆成宗义,生他之正智者也。二曰能破,检出他过失之量,我能斥其非(名之曰显过破),或立量而破之(名之曰立量破)者也。三曰..

八念

(名数)智度论二十一谓佛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之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作恶魔种种之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是故如来为说八念法,若存此心,恐怖即除。一、念佛,念佛神..

八念经

(经名)具名阿那律八念经,一卷,后汉支曜译。为中阿含八念经之别译。

八法

(名数)谓利衰等之八风也。【又】八法者,名地水火风为四大,以此四种,无处不有故也。名色香味触为四微,以此四种体性微细故也,谓人身因四大之假合而有,此四大亦由四微之所成,故总称曰八法..

八味

(名数)如来所得之大涅槃,有八种之法味,称曰涅槃之八味。一常住,二寂灭,三不老,四不死,五清净,六虚通,七不动,八快乐也。见方等般泥洹经二。又有甘,辛,咸,苦,酸,淡,涩,不了之八..

八事随身

(术语)行事钞上三曰:善见云:佛度五比丘已,有三衣、钵盂、坐具、漉水袋、针线、斧子八事随身。

八波罗夷

(名数)比丘尼之八重罪也。

八相

(名数)如来成道之八相也。【又】生住异灭,有大小二相,即四本相,四随相也。合之则有八相。以此八相迁流万物。谓之八相迁物。

八相成道

(名数)佛陀以成道为中心,示现由始至终一期之相状,谓之八相成道。成道虽为八相中之一,然为八相中之主脑,故别揭成道之名。八相经论所说存没不同,而大要有二说。大乘起信论所说者,一、降兜..

八相成道图画

(图像)有部毗奈耶杂事三十八曰:尔时世尊才涅槃后,大地震动,时大迦摄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胜身之子,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设方便。作是念已,即命城中行雨大..

八直行

(名数)八正道也。以此为正道之行法也。

八重真宝

(名数)世为无上之福田者有八种,以八种之金属譬无价之真宝。八种者金、银、鍮石、假宝、赤白铜铁、白镴、铅、锡也。大集经五十五曰:譬如真金,为无价宝;若无真金,银为无价;若无银者,鍮石..

八重无价

(名数)八重真宝也。

八音

(名数)如来所得八种之音声也。一、极好音,佛德广大之故,使皆入于好道。二、柔软音,佛德慈善之故,使之喜悦,皆舍刚强之心而自然入于律行。三、和适音,佛居中道之理,故音声能调和,使皆和..

八风

(名数)又名八法。世有八法。为世间之所爱憎。能扇动人心,故名八风。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也。行宗记一上曰:智论云:衰利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违,能动物情,名为八..

八功德水

(术语)极乐之池中及须弥山与七金山之内海,皆盈满八功德水。无量寿经上曰: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称赞净土经曰:何等名为八功德水?一者澄净、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轻软..

八功德池

(杂名)极乐之浴池也。无量寿经上曰:内外左右有诸浴池。(中略)八功德水湛盈满。

八功德水想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观想极乐八功德水之相之行法也。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