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说

(术语)七聚之一。恶言说也。徒为无用之论义者。行事钞中曰:身名恶作,口名恶说。

恶语

(术语)恶之言语。行事钞中曰:凡有所说,当说善语,不应恶语。

恶察那

(术语)Akṣara,译曰字,即文字也。由其不变之义,取为不改转之义。唯识论述记四曰:恶察那,是字。无改转义。俱舍论光记五曰:梵云恶刹罗,唐云字,是不流转义。谓不随方流转改变。大日经疏..

恶趣

(术语)众生以恶业之因而趣之所。俱舍论世间品曰:趣谓所往。即地狱畜生等。

三恶趣

(术语)地狱、饿鬼、畜生之三处也。又曰三涂。

五恶趣

(术语)于三恶趣加人、天,修罗属于天。无量寿经下曰:横截五恶趣。

恶缘

(术语)诱我为恶事之外界事物。西方要决曰:六恶缘伴,阻坏净心。往生要集上末曰:烦恼内催,恶缘外牵。

恶龙

(异类)恶龙神也。仁王经下曰:恶鬼恶龙。同良贲疏曰:恶鬼疾疫,恶龙旱涝。

恶露

(术语)谓身上不净之津液也,如脓血屎尿等,恶者憎厌之义,露者津液也。心地观经曰:自见己身,三十六物恶露不净。本起经曰:恶露自出,坐卧其上。无量寿经下曰:生老病死痛苦,恶露不净,无可..

恶触

(术语)食物为他人之手所触而恶秽者。凡戒律以他人手触之食物为不净而禁食之。见行事钞下,同资持记下二之二。

恶觉

(术语)恶之思想。有八种之别。大乘义章五末曰:邪心思想,名之为觉。违正理,故称为恶。恶觉不同,离分有八。止观五之四曰:八风恶觉,所不能入。..

恶魔

(异类)障碍佛道之恶神之总称。圆觉经曰: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法苑珠林曰:恶魔波旬,将八十亿众,欲来坏佛。

恶灵

(术语)人之执念留于此世而作祟者。死灵,怨灵也。

恶癞野干心

(譬喻)恶癞者恶疾,野干者野孤,喻心之恶也。止观二之四曰:大论云:宁起恶癞野干心,不生声闻辟支佛意。但大论无此语,萨遮尼犍经九曰:若不持戒,不得疥癞野干身,况当功德之身。..

(术语)迷妄之心,迷于所对之境而颠倒事理谓之惑。贪瞋等烦恼之总名也。大乘义章五本曰:能惑所缘,故称为惑。探玄记十三曰:心迷前境,目之为惑。仁王经合疏中曰:所言惑者,谓迷妄之心。..

惑人

(术语)迷妄之凡夫也。三论玄义曰:神道幽玄,惑人多昧。

惑染

(术语)迷于贪欲瞋恚愚痴等诸烦恼之理而污真性者。天台净名经疏一曰:故知虽具惑染,愿力持心亦得居他。

惑得

(术语)惑者所得之法也,身者能得之体也,令此所得之法,得于能得之身有一种之实法,名之为惑得,犹如以绳系物于身,因此谓之得绳。凡断惑云者,非坏灭惑体,乃绝对于此惑得绳也。证涅槃云者,..

惑着

(术语)贪爱之心迷惑于所对之境执着而不离也。止观七曰:若缘女色沉湎在怀,惑着不离,当用不净观为治。

惑业苦

(术语)贪瞋等者惑也,依此惑有善恶之所作者业也,以此业为因而招三界之生死者苦也。是云三道,唯识论二十八曰: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之惑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所引生众苦名苦。..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