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信

(术语)自信之对。披沥自己之信念教未信之人使之共信也。

教化

(术语)又曰劝化。教人而化恶为善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又】(杂语)乞人施物,一名教化,又曰劝化。俗称乞食曰叫化子,教叫同音也。..

教化地

(术语)己既成佛,可教化他人之利他地位也。往生论曰: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同论注下曰:修行成就已,..

教化地益

(术语)五功德门之第五、园林游戏地门也,现神通游至教化之地,由生死烦恼之园林,救得苦恼众生之还相回向果德也。

教内

(术语)禅宗以心传心之宗曰教外,依自余佛之声教之宗云教内,

教王经

(经名)有三部:一、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三卷,唐不空译。一、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二卷,唐不空译。一、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三十..

教令

(术语)大日利益众生之教敕也。金刚顶经一曰:一切如来不空作教令,又时普贤大菩提萨埵身,从世尊心下,一切如来前,依月轮而住,复请教令。..

教令轮

(术语)大日如来之教令坚固,破摧诸怨敌,如转轮王之轮宝,故谓之教令轮。理趣释下曰:毗卢遮那佛转法轮。轮有四种,所谓金刚轮、宝轮、法轮、羯磨轮,其四轮皆摄在二轮中。所谓正法轮、教令轮..

教令轮身

(术语)行教令轮之身也。诸明王现忿怒之相者。凡一一之佛,有三种之轮身:本地之佛体,为自性轮身,现菩萨之身为正法轮身,现明王忿怒之相为教令轮身。例如大日如来为自性轮身,般若菩萨为正法..

教外

(术语)佛教有教内教外之二途。佛陀以言句传授者,谓之教内之法。离言句,直以佛心印于他之心,谓之教外之法。据禅宗之说,谓诸宗中,惟禅宗为教外之法,其他诸宗皆教内之法也。说法明眼论曰:..

教外别传

(术语)禅宗向上之作略,不施设文字,不安立言句,直传佛祖之心印也。是即教内之真传。达磨之悟性论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无门关曰: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教主

(术语)开教之本主。文句记一上曰:诸教中各有五人记经。(中略)皆以佛为教主也。行愿品疏钞三曰:十佛齐融,为斯教主。

教行

(术语)教法与修行也。随教法而为修行也。元照弥陀经疏曰:大觉世尊一代名教,大小虽殊不出教理行果,因教显理,依理起行,由行克果。往生要集序曰:往生极乐之教行,浊世末代之目足也。十不二..

教行证

(术语)教法与修行及证果。依如来之教法而起修行,依修行之功而证悟圣果。与教理行果之四法,惟开合不同耳。一切佛法尽摄在此三者。十地论曰:第二大愿。有三种:一切诸佛法轮皆悉受持者,谓教..

教行理

(术语)教者,谓从缘而设之教说,行者,谓可克果之因行,理者,谓从名而诠之理致。法华玄义一下约之于通别曰:从缘故教别,从说故教通。从能契故行别,从所契故行通。理从名故别,名从理故通。..

教亨

(人名)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州治)人,姓王氏,字虚明,七岁出家,十五岁游方。闻郑州普照寺宝和尚法席盛,往参叩。一日至睢阳,偶忆击板因缘,凝情如入禅定,不觉已到河口。同行德满呼曰:此..

教寺

(杂名)对于禅寺律院之称。谓真言天台等曰教宗之寺。

教衣

(衣服)除禅僧与律僧其他天台法相等所著之法衣,谓之教衣。此三者服制殊异,故名。

教判

(术语)教相判释之略。天台之五时八教,法相之三时教,华严之五教等,判决释迦一代之教义者。所谓教观二门中之教相门是也。

教命

(术语)教诫命令。长阿含经十五曰:侍者即承教命,往语诸人。大日经义释二曰:随闻善友等如法教命,便即不生疑惑。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