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意识

(术语)就唯识论所立八识从眼识数之意识位于第六,故谓为第六识,亦云第六意识。

第四禅

(术语)色界四禅天之第四,最高处也。新译经论中谓之第四静虑。

第四静虑

(术语)旧译曰第四禅。新译曰第四静虑。色界四地中第四地之名。此有九天,其第三广果天中有大自在天宫。此第四静虑以上无依三灾而成坏者。..

梨耶

(杂语)Ārya,阿梨耶之略。译曰圣者。玄应音义十六曰:梨耶,此云出者。谓出苦也。义译为圣者。又第八识之名,新称阿赖耶,旧称阿梨耶,略云梨耶。..

梨师达多富那罗

(人名)梨师达多,此云仙授,或翻仙施,又云仙余。谓从仙人边求得子故也。富那罗,又名富兰那,此翻故旧,或云宿旧。是仙授之兄。此兄弟二人,是波斯匿王大臣,于拘萨罗国,钱财巨富,无与等者..

捺落迦

(界名)Naraka,又作Nāraka,即地狱与地狱罪人之梵名也。但诸师多以捺落迦,那落迦混而为一,慈恩分别之而以捺落迦为受苦之处,那罗迦为受苦之人,玄应音义七曰:梵言泥黎耶,或言泥啰夜,或..

启白日

(杂语)初为启白之日,即法会之初日。亦云开白。

眷属

(术语)梵语杂名曰:眷属,梵语跛你缚罗。眷属二字见史记。史记樊哙传曰:大臣诛诸吕,吕须婘(注音眷)属。 释迦大日各有内大二眷属。释迦之二眷属者,智度论三十三曰:如释迦文佛,未出家时..

眷属妙

(术语)天台所立法华迹门十妙之第九。受如来之法者,助如来之化者,总为如来之眷属。分别之有五种:一理性眷属,众生与佛,本来一如,理性平等,自然相关。是不关于结缘,虽不结缘,皆是子也。..

眷属般若

(术语)五种般若之一。无相之真智为观照般若,是般若之自性也。助发此般若,又自此般若流出之戒定慧等诸法,总云眷属般若。见金刚经纂要刊定记二,三藏法数二十。..

假实

(术语)假与实也。顺正理论三十二曰:然许极微略有二种:一实二假。其相云何?实谓极成色等自相,于和集位现量所得,假由分析,比量所知,谓聚色中,以慧渐析,至最极位。然后于中辨色声等极微..

假观

(术语)天台三观之一。观一念之心具三千诸法也。

(术语)Gāthā,译曰颂。定字数结四句者。不问三言四言乃至多言,要必四句。颂者,美歌。伽陀者,联美辞而歌颂之者,故译曰颂。又偈训为竭,竭也。摄尽其义之意。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偈者,竭..

二种偈

(名数)偈有二种:一通偈,二别偈。别偈者,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皆以四句成之。通偈者即首卢偈也,不问长行与偈,但以三十二字名偈,是竺人数经之法也。见百论疏上。..

五种偈

(名数)一短句,二字乃至五字为一句,四句为一偈。二前句,六字或七字为一句,四句为一偈。三中句,八字为一句,四句为一偈。四后句,九字乃至二十六字为一句。五长句,二十六字以上为一句。..

偈句

(术语)偈之文句。南山戒疏一上曰:彼叶一偈三十二字,唯此方言多少无准,或三四字,或五六七,节以声言用为偈句。

偈莂

(杂语)佛家诗文之称。佛家作诗曰偈。作文曰莂。

偈颂

(杂名)梵语偈陀,此译为颂。梵汉双举云偈颂,吴音也。梵之偈陀如此方之诗颂,字数句数有规定,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

偈赞

(杂语)以偈句赞叹他德者。演密钞五曰:以金刚偈赞称叹诸尊。

偏小

(术语)佛成道后十二年间之说法,大乘家贬之名曰偏小。谓所说之理偏于空,而法门狭小也。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