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坛

(术语)对于大曼荼罗称护摩坛或灌顶坛为第二坛。大疏八曰:阿阇梨作第二曼荼罗,与中曼荼罗相对,去大曼荼罗二肘。第二是次小之义,即是相待言之也。..

第二能变

(术语)末那识之异名。分八识为三种,第八阿赖耶识为初能变,第七末那识为第二能变,余之六识为第三能变,心识对于所变之境而谓之能变。唯识论四曰: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

第二七日说

(术语)华严经之说时,华严宗依十地论定为佛成道后第二七日之说,天台宗依法华经判为三七日间之说。

第七仙

(杂名)释迦如来之别号。释迦为过去七佛之第七,具长生不死之德,故云第七仙。唐译华严经十二曰:如来于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一成,或名圆满月,或名师子吼,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毗卢..

第七情

(术语)旧译之根,新译云情,有眼等之六名为六情,无有第七情,因此喻无法为第七情,第十三入,第十九界等。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如第七情,如第十三入,如第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第八识

(术语)阿赖耶识之异名。大乘所说八识中自末数本居于第八为诸识之根本。

第八外海

(界名)九山八海中之第八海也,以须弥山为中心,有七海七山,故云七内海七宝山。第七宝山之外,为第八外海,阎浮提等四洲,在此中。第九铁围山围绕此外海。..

第十八愿

(名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四十八愿中此名王本愿,众生念佛得往生..

第十六王子

(名数)三千尘点劫之昔,大通智胜佛所有十六王子出家修大乘行,今尽成佛,于十方国土说法度生,其第十六王子即今释迦如来是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彼佛弟子十六沙弥,今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三分

(术语)诸心心所四分中自证分为第三分。【又】就于佛寿而言。佛出于人寿百岁时,以佛之果报,胜于世人,寿命可至百二十岁,为灭后之弟子分其福分舍第三分即后之四十岁,故八十岁而入灭也。大集..

第三地

(术语)分见谛已上菩萨之阶位为十地,此中历二大阿僧祇劫,其第三地称为发光地。

第三果

(术语)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不还果也。悉断欲界之烦恼,不再还来于欲界者。

第三禅

(界名)色界四禅天中之第三禅天也。此中有三天,谓之少净、无量净、遍净。

第三焰天

(界名)焰为梵语,又云夜摩,欲界中第三重之天处也。

第三能变

(术语)眼等六识之异名。识者变现境故谓之为能变。唯识论谓其能变之识有八种,此分三段,第八阿赖耶识为初能变第七末那识为第二能变,第六意识乃至第一眼识合为第三能变,解释详之。眼等之六识..

第五十

(杂语)谓人闻法华一偈一句次第教他第五十人之功德也。随喜功德品曰: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乃至于一偈,随喜为他说。如是展转教,至于第五十。最后人获福,今当分别之。如有大施主,供给无..

第五大

(术语)一切色法之上但有地水火风之四大更无第五大,故如龟毛兔角之无法谓为第五大,与言第六阴第七情同。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如第五大,如第六阴,(中略)如第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第六天

(界名)欲界之天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于第六,因而谓为第六天。是欲界之顶上也。

第六天魔王

(天名)此他化自在天王,常为佛道障碍,故云魔王,四魔中之天魔也,佛将成道,来为妨害,遂为佛所调伏,即此魔王也。三藏法数十七曰:此魔即欲界第六天也。若人勤修胜善欲超越三界生死,而此天..

第六阴

(术语)五阴之外无第六阴,因而譬有名无实者为第六阴,如言第十三入第十九界。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如第六阴,如第七情。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