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受斋经

(经名)一卷,西晋聂道真译。先明三归悔过,次明十念十戒,次明解斋之法,回向于净土。

菩萨心地品

(经名)梵网经之品名。此如经题亦为喻,大士之要用,如人身之有心,能统万事。见天台菩萨戒经疏上。

菩萨清凉月

(杂语)旧华严经四十三曰: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垂光照三界,心法无不现。新华严经五十九曰:菩萨智光月,法界以为轮,游于毕竟空,世间无不见。..

菩萨生地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差摩竭释种长者子问:何行疾得成佛?佛答以二种之四事,此行法能生佛果,故名生地经。

菩萨本生鬘论

(书名)Jātakamālā,十六卷。赵宋慧绚等译。集释迦菩萨,饲虎救鸽等事。

菩萨戒羯磨文

(书名)一卷,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受戒羯磨第一,忏罪羯磨第二,得舍差别第三,由瑜伽论别行。

菩萨修行四依

(名数)初依为地前,供养五恒沙之佛,二依为初地乃至六地,供养六恒沙之佛,三依为七八九地,供养七恒沙之佛,四依为十地,供养八恒沙之佛。菩萨经此四依成就修道。..

菩萨五法忏悔文

(书名)一卷,失译。于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之五悔各作偈语,盖西土贤圣之撰述也。

菩萨诃色欲法经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诫女色。谓女人言蜜心毒,如龙渊师窟不可近也。

菩萨念佛三昧经

(经名)六卷,刘宋功德直译。念佛三昧即观佛三昧,经中正观品,正说之。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为文殊师利说前世之功德以致今之相好。

菩萨行门诸经要集

(书名)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之略名。

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经名)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之异名。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与菩萨戒本经同本。后附礼佛,发愿,受绳床等法。

菩萨戒

(经名)大乘菩萨僧之戒律也,总名三聚净戒,别有二途,一梵网为宗之说,二瑜伽禀承之说。梵网为宗之说受戒之作法出于梵网经律藏品,其戒相为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四十八轻戒,是三聚戒中之摄律仪..

庵摩罗识

(术语)又作阿摩罗识,阿末罗识。译曰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九识中之第九。金刚三昧经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辅行三之一曰:庵摩罗九识,名清净识。宗镜录五十六曰:..

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

(经名)七卷,姚秦竺佛念译。一名处胎经。记二月八日夜半,佛卧于金棺以神通力示现处于母胎之宫殿,集十方之菩萨,说种种大乘之法。说已,付嘱此经于弥勒菩萨,身复本形在于金棺,寂然无声。后..

菊灯

(物名)供于佛前之灯台一种。象菊花而作,故有此称。

菜头

(职位)禅林之语。在典库之下,管领菜蔬之僧。见象器笺七。

童子

(术语)Kumāra,梵语究摩罗,鸠摩罗迦。为八岁以上未冠者之总称。西国希出家而寄侍于比丘所者,称曰童子,又经中称菩萨为童子,以菩萨是如来之王子故也。又取无淫欲念,如世童子之意。寄归传..

童子戏作佛事

(本生)法华经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阿育王传一曰:世尊与阿难在巷中,行见二小儿,一名德胜,是上族姓子。一名无胜,是次族姓子。弄土而戏,以土为城。..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