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住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观诸法无常无住之禅定也。智度论四十七曰:无住三昧者,是三昧名无作三昧。住是三昧中,观诸法念念无常,无有住时。..

无住处村

(地名)时拘萨罗国,有一村,无僧伽蓝及停留之舍。有居士为福德故,造立住处。备诸饮食,供给往来众僧。唯施一食,不能多供。因以福德施设,故余律皆名福德舍。..

无安

(术语)一切世间无安稳之法,悉以苦为自性。法华经譬喻品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新译仁王经下曰:爱欲结使,自作疮疣,三界无安,国有何乐?..

无色界

(界名)三界之一。此界无一可谓为色法之物质,亦无身体,无宫殿,但存识心,而住居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为无色界。此无物质之世界,虽不能定其方处,而姑就果报之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但谓为..

无自性

(术语)谓诸法为因缘生,无一定之自性也。唯识论九曰:一切法皆无自性。

无自性心

(术语)极无自性心之略。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九住心,以配于华严宗。

无自然性

(术语)一切有为法依众缘而生,无自然之性也。唯识论九曰:依次依他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假说无性。

无光佛

(术语)佛之无光明者,如言无好佛。洞山录曰:署山曰:好个佛,只是无光焰。会元(岩头章)曰:洞山好佛,祇是无光。

无行般

(术语)五种不还之一。有一种之不还果,生于色界,不加功力,经久自然断上地之惑而般涅槃者。

无有等等

(杂语)谓数量之大无上也。无有相等同等数之意。又云无等等。

无有好丑愿

(术语)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四。愿使国中人天无有好丑之差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无言

(术语)又曰无言行或无言戒,行无言之一种佛法。无言童子是也。大集经十二无言菩萨品曰:王舍城师子将军家产一子。当其生时,虚空之中多有诸天作如是言:童子!当应念法,思惟于法。凡所发言,..

无言说道

(术语)通教之观智也。言说者。指诸法之事相,观事相即空,故云无言说。

无言童子

(人名)受诸天诫修无言行之童子也。

无作

(术语)无因缘之造作也。如言无为。七帖见闻七曰:圆教意十界三千万法皆中道,法尔任运自然体,始令造作法无之故,名无作教也。【又】心无造作物之念也。如无作三昧是。无量寿经下曰:无作无起..

无作四谛

(术语)涅槃经所说四种四谛之一。天台以配圆教之法门。四谛者,迷悟之因果也。圆教者,中道之理性,具本来十界诸法,则迷悟缘生之事相,为一一本具理性之德,别无造作,事相之当体,即为中道实..

无作大戒

(术语)新云无表色,旧云无作色。戒法者,以所谓无作色之一种色法为戒体,故曰无作,对小乘戒及沙弥戒而称大乘戒或大僧戒为大戒。..

无作三身

(术语)天台圆教之三身也。如法相宗权教,修因感果之佛,为报三大劫修行之因而成之佛,故谓之为有为法佛。圆教之佛,三身皆为本有自尔之性佛,非因行之造作,故谓之为无作三身。守护国界章下之..

无作戒

(术语)又云无教,新译曰无表。戒体有二、一作戒,二无作戒,作戒者,谓受戒时如法动作身口意三业,可见闻之业体。无作戒者,谓依此时作戒之缘而生于身中不可见闻之业体。此业体初发之缘,虽由..

无作解脱门

(术语)又云无愿解脱门,三解脱门之一。于一切生死法中离愿求造作念之禅定也。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