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

此释子。申孝报恩。救苦之要。以目连救母为始也。梵语盂兰。此云救倒悬也。盆则此方器也。此经目华梵双举也。若梵语从声。其盂字不须从皿必执笔者误尔。若于阗等可知也○义净云。盂兰者。西域之..

应遍礼

五分律云。有常住比丘。不礼来去比丘。来去比丘不礼常住比丘。有比丘到一寺不礼久住比丘。久住比丘问汝从何来。当知汝彼处比丘。皆如是憍慢。以此白佛。佛言应遍礼。不礼者得突吉罗罪。..

语有八支

显扬论云。一美妙语。二显了语。三易解语四乐闻语。五无依语(谓无望也)六不逆语(知量故)七无边语(善巧多故)八上首语(趣涅槃宫)。..

营事比丘

宝积经云佛言。我许二种比丘营事。一能持戒。二思于后世。又二人一知识业报二有诸惭愧及悔心如是人等。营众事自无疮疣护他意此事难故。..

四分律云。许数数浴生世善故○毗尼母云。澡浴但为除身中风冷病。得安隐行道故。有五利。一除垢。二治皮肤令一色。三破寒热。四下风气五少病痛○温室经。佛为医王耆域(汉言固活)说浴僧当用七物..

拥尘

道超。苦学。独居一室。以儒释经典环座。手不释卷。任尘拥室。时中书吴群问曰。虫鸣尘拥。安得无忤。超曰虫声足代萧管。尘土满室未暇扫也。..

预修斋七

灌顶经普广菩萨白佛言。若善男女。善解法戒。知身如幻。未终之时逆修生七。然灯悬幡盖。请僧转念尊经。得福多否。佛言其福无量。

庸人

音义云。谓常愚短。心不节慎。口无法言。恶人为友。此名庸人。

希须为义。杂阿含经云。佛言。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增一经云。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瑜伽云。诸烦恼中贪为最胜于贪中。欲贪为胜。生诸苦故。集论云。此法生时相不寂静。由此生故..

用外书治佛经

四分云。勇猛比丘白佛。欲以世间言论。修治佛经。佛言癡人以外道言论。欲杂糅佛经。乃是毁损。

欲界

欲有四种。一情。二色。三食。四淫欲。以希须为义。谓此界四欲具足。故名欲界。此有六天。谓。四王。忉利。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

梵云罗摩。唐言院(出苑法师经音义)○西域记云。波演那。此曰周围廊舍院。

有二种。一丧父曰。斩衰(言斩者丧君父夫心如斩截也)苴杖苴恶也。用竹阳也。大如腰经。围七寸二分(经音迭言实也。伤椎之贯也)。精义云。苴杖用竹。盖以体圆性正欲明孝子心哀痛自然圆足有终身..

支郎

古今儒雅。多呼僧为支郎者。高僧传云。魏有三高僧。曰支谦。支纤支亮。于中谦。者为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复多智。时贤谚曰。支郎眼中黄。形躯虽小。是智囊。..

在众安乐行法

瑜伽论云。终不嗤笑。轻弄于他。令他赧愧不安稳住。终不现前。毁他所爱。赞他非爱。非情交者。不吐实诚。不屡希望。知量而受。若先许应他饮食等终无假托不赴先期○龙王经云。有三事。常在安隐。..

支提

梵云脂帝浮都。或云制底制多。皆译名灵庙○杂心论云。无舍利名支提。又名灭恶生善处。

招轻贱三法

毗奈耶律偈曰。无事多言语。身着垢弊衣。不请往他家。此三被人贱。

在众恶报

杂阿含经云。佛在舍卫国。目连见一大身众生。比丘之象。铁叶为衣。举身火燃。以铁钵盛热铁丸食。乃问佛。佛言。此众生迦叶佛时。作比丘。好起诤讼斗乱众僧作诸口舌。令不和合。先住者厌恶舍去。..

祗待俗士

僧祇律云。国王大臣到寺听将僧物祗待次及工匠恶贼于僧有损益者。佛听将僧物看待无罪非俗人合消但为知事人不祗待恐于佛法有损故○五分律云俗人入寺值僧食次不供乃起谤佛许与食仍须用好器物供之。..

招提

增辉记梵云。拓斗提奢唐言四方僧物。但笔者讹。拓为招。去斗奢。留提。故称招提。即今十方住持寺院。是也。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