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向果

修行佛道时,从因位(例如菩萨位)次第进入果位(例如佛位),如此向上进修者,即称从因向果,或从因至果。反之,自果位向众生教化、引导,再由因之分位而出者,则称从果向因。于密教与日本天台..

探竿影草

临济宗七事随身之一、四喝之一。略称探草。因其作用与目的,有不同解释:(一)指探竿、影草皆为渔者之工具。探竿,系束鹈羽于竿头,探于水中,诱聚群鱼于一处,然后以网漉之。影草,系刈草浸水中..

探险

求法者之游历,经常是实质上的探险行为。如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所遍游之地,真实地名极多。又如东晋法显之佛国记、唐玄奘之大唐西域记等,皆记载当时印度、西域之地理、民族、政治、学艺..

探头

禅林用语。原为刺探之意;于禅林中转指师家之勘辨。临济录(大四七·四九六下):“上堂。有僧出礼拜,师便喝。僧云:‘老和尚莫探头好!’”[从容录第三十二则] p4582 ..

探题

日本佛教用语。又作题者、探题博士。略称博士。于敕会之论议场中,选定论题,令问答论议往复进行,并于最后判定胜负得失之最高职官。日本法华会、维摩会论议时,由探题选定十个论题,令论议进行..

接人一路

即指接化学人之方法。一路,为方法、手段之意。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大五一·三八四下):“问:‘如何是和尚接人一路?’师曰:‘来朝更献楚王看。’” p4579 ..

接入圆

又作圆接通,圆入通。为天台宗所说的修行境界之一;亦指此境界之修行者。即通教利根之修行者,观因缘即空之理,并超越空观而证入中道法界,断破二品无明后,即被接入圆教之中。盖天台宗判立藏、..

接引

又称摄引、接化。为引导摄受之意。谓诸佛菩萨引导摄受众生,或师家教导引接弟子。于净土宗,指阿弥陀佛引导众生,众生摄受弥陀之光,而往生净土。依净土宗之说,修净土法门者,具足善根福德因缘..

接心

日本佛教用语。又作接心会、摄心会。谓于一定之期间,不断坐禅、摄心,令心不散乱。现今僧堂,一年中有雨安居与雪安居等二安居。一夏中,更有制中、制间二期之分。制中九十日中,又设初中后七日..

接竹点月

禅林用语。谓欲连接竹杆以拍打月亮;意即怀有缘木求鱼之妄想。虚堂和尚语录卷一(大四七·九八四中):“若要扶树临际正宗,大似接竹点月。”p4580 ..

接足作礼

梵语pādau ?irāsāvandati。全称头面接足作礼。又作稽首接足、头面礼足、顶礼双足。即行礼者伸两手掌承接受礼者之双足,并以头面接之。于印度为表示最尊敬之礼法,此乃行五体投地之礼法。人身..

接物利生

即接引化导世间众生,相应其种种机根,而给予利益。碧岩录第八十八则(大四八·二一二下):“玄沙示众云:‘诸方老宿,尽道接物利生。(随分开个铺席,随家丰俭)’” p4580 ..

接待

即施与往来路人之所需要者。又称摄待、门茶。于印度有作福舍供往来旅客之住宿。中国、日本亦设有义井,以提供清水,并于路傍或门前供应茶水、桌椅,以便利行旅者休憩饮用。佛祖统纪卷十八宗晓法..

接得

即亲自接应修行僧,给予教化引导。与“接化”同义。或指接受取得之意。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大五一·三三七中):“翠微曰:‘与我将禅板来。’师遂过禅板,翠微接得便打。” p4580 ..

掩土

通称土葬。即全身埋葬于土。掩土之法,掘地作窖,切石铺底,且随龛样侧立,其畔岸涂以泥粉,塞其孔隙,深埋后,立石浮图而为表。又与“掩圹”同义,圹为墓穴;掩圹,即死者入墓以土掩覆之意。[..

掩色

即掩隐白毫之色。指佛陀涅槃,或用于指高僧示寂。所谓“青莲罢笑,白毫掩色”,即形容入灭、示寂之意。 p4585

掩室

闭室而不与外界接触。指佛陀成道后,于三七日间,坐思而不说法。肇论新疏卷下(大四五·二三○中):“所以释迦掩室于摩竭,(中略)法华说‘如来成佛,三七日中,而不说法’智论第七云‘佛得道..

掉悔盖

梵语auddhatya-kaukrtya-āvarana。五盖之一。掉,指心躁动不安;悔,于所作之事心怀忧恼;此二者皆为使心不安静之烦恼,能障圣道,故称盖。合掉举、追悔(恶作)二烦恼为一盖,以能障碍定蕴,..

掉棒打月

禅林用语。即持棒欲打月,如同隔靴搔痒,无论如何亦达不到目的。于禅林中,转指以言语文字来捕捉佛法之真义,其间之差距不可以道里计,往往是徒劳无功而已。无门关序(大四八·二九二中):“何..

掉举

梵语 auddhatya,巴利语 uddhacca。心所名。指心浮动不安之精神作用,为“惛沈”之对称。俱舍宗以此心所属大烦恼地法之一,十缠之一;唯识宗则以之为随烦恼之一。此外,恶作与掉举合称掉悔盖,..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