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智陀罗尼经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又称宿命智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系叙述释尊对阿难说,若有众生闻此宿命智陀罗尼,受持之,可灭极重罪业;终身不断受持者,可知七俱胝劫间之前生事。继之列举陀罗尼文..

宿食

指隔夜之食物。依戒律有比丘禁食宿食之戒,称为食残宿戒。十诵律卷四(大二三·二六下):“啖宿食、不受食、不受残食法,广问如上种种恶不净事。”又前一日剩余之冷饭,称为宿冷饭。 p4510 ..

宿根

宿世之根性。今则泛指修行之根机。(参阅“宿世”4509) p4510

宿殖

指于宿世植积善根。又作宿植。法华经卷七妙音菩萨品(大九·五七上):“宿殖德本,众人爱敬。”宿殖善、宿植善根,皆指宿世所植之善,即善根之意。宿殖深厚、宿植淳厚,即指宿植善根深厚。[法..

宿煮

比丘于住处煮食,称为宿煮。戒律禁之,若犯则称宿煮罪。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二之一(大四○·二○二下):“食界者,摄食以障僧,令无宿煮罪。”(参阅“摄食界”6848) p4512 ..

宿善

梵语pūrva-ku?ala-mūla。前世、过去世所作之善根功德。若以一生为限,从前迄今所作之善事亦称宿善。又称宿作福、宿福。过去善业系闻法信受乃至往生成佛之因缘,由此又有相关之宿因、宿缘、宿..

宿善往生

“念佛往生”之对称。谓由于宿世善根之开发,而能往生净土。安乐集卷上、西方要决释疑通规、往生要集卷下末皆以为即使造恶,若得闻经、念佛、命终往生,皆是有宿善者,故无宿善者,不得闻佛名,..

宿债

宿世所负之债。即在过去世所造恶业负有往后当须偿还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慧可章之注(大五一·二二一上):“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偿宿债。”(参阅“宿善”4511) p4511 ..

宿业

梵语pūrva-karma,巴利语pubba-kamma。过去世所造之善恶业因。又称宿作业。即指于现世感宿业之果报,而现世之行业又成为来世招果报者。惟一般多以宿业指恶业因,另以宿善指善业因。[长阿含经..

宿德

即指德望重、见识高之老僧或耆老。宿,即尊宿、耆宿之意;德,即有德之意。宿老作老宿,指耆老或深积修行之僧。[禅苑清规卷七] p4512 ..

宿缘

即宿世因缘,指过去世所结之善恶因缘。兴起行经卷上孙陀利宿缘经、同骨节烦疼因缘经等,以宿世之恶缘为宿缘;新华严经卷十五贤首品、高僧传卷三求那跋陀罗传、法经录卷七则就宿世之善缘说宿缘。..

宿曜

又作星宿。印度之天文法,星宿可分七曜、九执、十二宫、二十八宿(或二十七宿)等。宿曜一词虽取自二十八宿七曜之略称,然亦指九执十二宫等。此等宿曜为神之住处或神之自体,可反映人界、天界一..

宿曜经

凡二卷。唐朝不空译。全称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共分八品,内容系以七曜、十二宫、二十七宿与人诞生日之关系,占卜一生之命运与每日之吉凶。系应用..

宿曜仪轨

全一卷。唐代一行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之初列举虚空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与宿曜有关之诸尊印明及九曜真言、九执曜天印、二十八宿印、能吉祥真言、北斗七星真言等;终则引述金..

宿愿

即指于宿世(过去世、前生)、往昔所发之誓愿;广义而言,一般指世间、出世间之愿望。又称心愿、素愿。可就佛于因位之誓愿而言,如观无量寿经所载之如来宿愿力,即指阿弥陀如来于过去因位所发起..

密牛宫

梵名Brisa。音译毗梨沙。十二宫之一。又作牛密宫、金牛宫、牛宫。相当于黄道太阳四月之位置。于密教胎藏现图曼荼罗中,位于外院之东方。宿曜经卷上(大二一·三八七下):“第十昴三足,毕四足..

密王

指密教教主大日如来。大日为心王,故称为密王。 p4473

密付

又作密授、密附。即师家亲自秘密传付佛法予弟子。亦即禅宗之以心传心。又学人了悟自己本来之真面目,并由其师给予证明印可,称为密传密付。与“密传”一词同义。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宝镜三昧(..

密立

即依循纯密教之法式所组织之法会仪式。为“显立”之对称。所谓显立系将显教法式用于密教;而密教之特有法会则称为密立。 p4474

密印

(一)根据密教之根本教义,诸佛菩萨皆有本誓,为标示此一本誓,常以两手十指或某一特殊身势动作,显现种种相,是为本誓之印相印契,故称之为“印”;又以其所标帜之义理旨趣极为秘密深奥,故称之..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