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子奋迅三昧

梵语sijha-vijrmbhita-samādhi。又称师子威三昧、师子颦伸三昧、狮子奋迅三昧。略称奋迅三昧。三昧,定之意。于所依之定中,如狮子王之奋迅勇猛,现佛之大威神力,故称为师子奋迅三昧。华严经..

师子颊王

师子颊,梵名Sijhahanu,巴利名 Sīha-hanu。为北印度迦毗罗卫国之王,乃释迦牟尼佛之祖父。共有净饭、白饭、斛饭、甘露饭四子。其长子净饭王,即释迦牟尼佛之父。又岛史第三章谓王有五子。[起..

师子觉

梵名Buddhasijha。音译作佛陀僧诃。印度无著菩萨之门人,通达密行,以高才闻名于世。玄奘所译之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乃合揉无著之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及师子觉之释者,为十支论之一。大唐西域记..

师主

犹言师家、师父等。师为弟子之所主,故称为师主。[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七] p4095

师兄

禅林用语。为法兄之意。又为同道中之泛称。禅林象器笺卷五称呼门下:“受业于师,先于己者,唤之为法兄。”[祖堂集卷五船子德诚章] p4095 ..

师匠

师长成就弟子之三学,如工匠之成器,故譬之为匠。大宝积经卷一一二(大一一·六三八中):“无量禅定福德业成,善寂调心,以为师匠。”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四十亦有(大二三·八四五下)“汝..

师利

唐代三阶教僧。于则天武后景龙元年(707)着伪经“佛说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一卷,该书系以南北朝时流行之像法决疑经为基础,融合玄奘译之佛临涅槃记法住经等而成。其后还俗。生卒年不详。 p409..

师弟

即指在佛教中,师父与弟子之关系。最初听闻佛陀说法的憍陈如等五人,成为佛陀之弟子,此即佛教中最早的师弟关系。后佛弟子增为千余人,于此情况下,佛陀即为“达人所未达之道,知人所不知之道,..

师戒

宋代云门宗僧。嗣双泉师宽之法,为云门文偃再传法子。住蕲州(湖北)五祖山,龙象海会,大振祖风。据五灯全书卷三十二载,上方岳与雪窦显结伴游淮山,闻师喜勘验学人,岳往叩之,迳造丈室。师曰..

师姑

指年高德劭之尼师。据景德传灯录卷十载,五台山智通禅师于开悟后,忽曰(大五一·二八一上):“师姑天然是女人作!”于宋元明清间,师姑乃为一般民间对尼师之泛称。至今亦指寄身于佛门,资历较..

师雨

与法腊、夏腊同义。师,法师之意;雨,指雨安居。佛制每岁雨季时结夏安居,故可由僧侣已过安居之数,以算其出家之年数。玄应音义卷二十五:“师雨,于矩切,谓雨安居也,言师若干夏腊也。” p40..

师保

师长护持弟子,使之能行善法,不堕恶趣,故称师保。[增一阿含经卷十四、大智度论卷一] p4096

师孙

徒弟之弟子称为师孙。禅林象器笺卷五称呼门:“弟子之弟子称师孙。”[敕修百丈清规卷三] p4096

师家

有学德之禅师,可担当修行僧之指导者;一般又特称为坐禅之师。日本禅宗对于适合为众僧之师,经其师之印可,始可成为师家。 p4096

师祖

(一)又作师翁。指师之师而言。由是推知,大师祖即指师祖之师。禅林宝训卷一(大四八·一○一九上):“演祖曰:‘(中略)山门执事,知因识果,若师翁辅慈明师祖乎!’” (二)唐代禅僧。属南岳..

师弦

又作狮弦。以狮子之筋为乐弦,奏之则余弦悉绝;以比喻菩提心灭绝其余之小功德。[新华严经卷七十八] p4096

师备

(835~908)唐末五代僧。福州闽县人,俗姓谢。幼憨黠,好垂钓,常泛舟自娱。唐咸通(860~873)初年,年届三十始脱尘志,投芙蓉山灵训禅师落发。受具足戒后,行头陀法,终日宴坐,人称备头陀。..

师会

(880~946)(一)五代僧。北燕蓟门人,俗姓巨。幼即出家,礼蓟州温泉院道丕为师。二十岁,于金台宝刹戒坛受具足戒。梁开平年中游化河朔、江淮等地,于汉南遇观音院严俊,互谈道业,不觉时移,乃..

师号

又作赐号。朝廷赐予高德师僧之称号,例如大师、国师、禅师等称号。 p4097

师资

师弟、师徒之意。师,教训徒弟者;资,为师所施教之资材,亦即弟子之意。佛门中师资之关系极其重要。师者传法脉予弟子,称师资相承、血脉。 据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载,弟子事师当有五事,即:(一)..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