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灾患

乃指妨碍进入色界第四禅之忧、喜、苦、乐四受,及寻、伺、出息、入息等修道之障。对火难、水难、风难等外灾而言,此八灾患是为内灾,可扰乱人心之平和而妨碍入禅定。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七十八(..

八邪行

“八正道”之对称。即身、语、意等所犯之八种误谬。又作八邪支、八邪法。略称八邪。即:(一)邪见,指不信因果、功德、父母、圣人等之见解。(二)邪志,又作邪思惟,指欲、恚、害等之思惟。(三)邪..

八依

据瑜伽师地论卷五十本地分中有余依地第十六载,八依指:(一)施设依,施设者,建立之义。指人依五蕴中假用言说,施设我及众生,各各不同,有如是生类、如是种姓、如是名字、如是苦乐寿夭等,称为..

八供养

指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内供之四菩萨与外供之四菩萨。内供者,大日如来应四方如来所证三摩地之德,而由心中流出四菩萨以供养之,即以嬉、鬘、歌、舞四菩萨分别供养东方阿如来、南方宝生如来、西方..

八卦教

清代民间宗教之一。该教以中国古代之八卦为组织之形式,教徒分列八卦,故称八卦教。又作天理教,为白莲教之别支。康熙年间,山东单县刘佐臣创立修元教(又称五荤道),传有八卦说一书,内容已不..

八味

(一)涅槃之八味,指如来所得大涅槃之八种法味。即:(一)常住,谓此涅槃之理,彻三际以常存,亘十方而常在。(二)寂灭,谓此涅槃之理,寂绝无为,大患永灭。(三)不老,谓此涅槃之理,不迁不变,无..

八宗

(一)指佛教流传于我国之大乘八宗派。指律宗、三论宗、净土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 (二)指唐代法相宗大德窥基(慈恩)对大小乘佛法之判释,称为慈恩八宗。即:我法俱有宗、有..

八宗祖师

指龙树菩萨。龙树应楞伽之悬记而现,光阐大乘佛教,所说甚广,与佛教诸宗之教义均有关系,从而各宗悉皆尊为大祖,是为八宗之祖师。[八宗纲要] p285 ..

八宗纲要

凡二卷。日本东大寺凝然着。内容记载日本南都六宗(三论、法相、华严、律、成实、俱舍)与平安二宗(天台、真言)之大略。上卷叙述中、日、印三国佛法略史,及俱舍、成实、律等三宗大略,下卷叙..

八定

定,收摄散乱之心而归于凝然不动之状态。色界、无色界各有四定,故称为八定。即:(一)初禅天定,谓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又觉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

八念

(一)念,即内心之存忆。大智度论卷二十一载,佛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为恶魔作种种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故如来为说八念法。若心存此八念,则恐..

八法

(一)地、水、火、风等四大,与色、香、味、触等四微,总称为八法。(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谓眼耳鼻舌身等,称为地大。如发毛爪齿、皮肉筋骨者,皆归于地。(二)水大,水以润湿为性,如唾涕脓血..

八门两益

因明用语。印度新因明论师商羯罗主总括因明之正理为八种义门,此八义门又可总别为两种利益。八门又称八义,即: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两益又称二悟,即悟他..

八指头陀

(1851~1912)湖南湘潭人,俗姓黄。名敬安,字寄禅。为太虚之师。七岁丧母,十一岁丧父。同治七年(1868)从湘阴法华寺东林和尚出家,于南岳祝圣寺从贤楷律师受具足戒。后往岐山从恒志禅师参学..

八段

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之分科。如比丘之二百五十戒,大别为波罗夷、僧残、不定、舍堕、单提、提舍尼、众学、灭诤等八律。[八宗纲要卷上] p289 ..

八相

即八种仪相。又作释迦八相、八相成道、如来八相、八相示现、八相作佛。乃佛陀一生之化仪,总为八种相。自古有此说,至后世,通常系指:(一)降兜率相,谓菩萨从兜率天将降神时,观此阎浮提内迦毗..

八苦

(一)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即:(一)生苦,有五种,即:(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

八音

又作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即:(一)极好音,又作最好声、悦耳声。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却未达极境,..

八风

又作八法、八世风。谓此八法,为世间所爱所憎,能煽动人心,故以风为喻,称为八风。苟心所有主,安住正法,不为爱憎所惑乱,则不为八风所能动。八风,即:(一)利,利乃利益,谓凡有益于我,皆称..

八师

指杀、盗、邪淫、妄语、饮酒、老、病、死等八者。佛师此八法而修道,故称八师。[八师经] p293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