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戒

合称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戒与四十八轻戒。 p1047

五十三佛

(一)指过去五十三佛。此说见于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谓法藏菩萨(即阿弥陀佛之前身)之师世自在王佛以前(从锭光如来至处世如来)之五十三佛。即:(一)锭光,(二)光远,(三)月光,(四)栴檀..

五十三参

又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据华严经入法界品载,善财童子遍求法门要义,初参文殊师利菩萨,复游行南方,先参德云比丘,次第辗转指示,终参普贤菩萨,即得一切佛刹微尘数三昧门。善财如是历一百十城..

五十三尊

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加贤劫千佛中之十六菩萨。金刚界三十七尊指五佛、四波罗蜜菩萨、十六大菩萨、八供养菩萨及四摄菩萨。贤劫即现在之住劫,于二十增减中共有千佛出世,其上首之十六菩萨为弥勒尊..

五十五善知识

又作五十五圣。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华严经等载,善财童子遍求法门要义,初参文殊,复游行南方,次第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然华严经入法界品末会以第一位之文殊与第五十三位之弥勒菩萨同为文殊,..

五十六亿七千万岁

指释迦佛入灭至弥勒菩萨出世之年数。弥勒菩萨现住兜率天之内院,定寿四千岁,待定寿终了,方得出世成佛。其定寿换算成人间之年时,即五十六亿七千万岁。[菩萨处胎经卷三、正像末法和赞] p1053..

五十分

数论外道于惑、智之分类,立疑倒、无能、欢喜、成就四分,其中,前三者属惑,后一者属智。更细分为五疑倒、二十八无能、九欢喜、八成就等五十分。[金七十论卷中、卷下](参阅“四分”1663) p..

五十天供

谓降伏魔缘、退治曜宿障碍、祈求国泰民安与五谷丰收而供养五十天之作法。五十天,为天地八方之守护神,即指十二天、二十八宿、九曜、四臂不动尊。一说系指五大尊、十二天、二十八宿、七曜等五十..

五十功德

指五十人展转随喜闻法之功德。据法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载,展转得闻法华经第五十人之随喜功德广大无边。(参阅“五十展转随喜”1054) p1054 ..

五十字门

又作五十字母。系就梵语五十字母中,论列其义门。五十字母包括十六个母音字及三十四个子音字,乃印度儿童于启蒙时所必先学习之字音。(参阅“悉昙”4564) p1054 ..

五十法

指大品般若经所说之三三昧、四禅定、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等八种,合为五十法。[大智度论卷二十一] p1054 ..

五十展转随喜

依法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载,展转得闻法华经第五十人之随喜功德广大无边,远胜于大施主八十年间施与一世界人种种娱乐之具,及说法令彼等皆得阿罗汉果功德之总合。又称五十展转。由此可知其前四十..

五十恶

五阴所具之五十种恶。(一)识阴有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二)受、想二阴随识而各有八种。(三)行阴有九种,其与想相应者凡八种,余一不与想相应,即所谓..

五三八二

指五法、三性、八识、二无我。为法相宗所立。五法即相、名、分别、正智、如如;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二无我即..

五下分结

梵语paca-āvarabhāgīya-sajyojanāni。指顺益下分界之五种结惑。乃对五上分结而立五下分结。全称五顺下分结。略称五下结、五下。即三界中之下分界(欲界)之五种结惑,系缚众生,令其不得超..

五上分结

梵语pacaūrdhvabhāgīya-sajyojanāni。指顺益上分界之五种结惑。全称五顺上分结。略称五上结、五上。结,系缚、烦恼之义。于三界中之上下二界各有五种结。五上分结即上分界之色界与无色界之..

五千上慢

又作五千起去。释尊开说法华经之初,座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五千人怀增上慢,未闻广开三显一之法门,即起座离去,称为五千上慢。依法华文句卷四上之释,此五千佛弟子五浊障多、执..

五千大鬼

叱责破戒者之五千大鬼。凡信心出家受佛正戒之佛弟子,故起心毁犯圣戒者,有五千大鬼常阻于其前,斥之为大贼。若犯戒者入房舍、城邑或宅中,大鬼复常扫其脚迹。[梵网经卷下] p1056 ..

五叉地狱

以五股铁叉磔裂罪人肢体之地狱。[慧琳音义卷五十三] p1056

五土

(一)指佛身所依之土有五:(一)法性土,为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二)实报土,为如来圆满报身所依之土。(三)色相土,为如来微尘相海身所依之土。(四)他受用土,为如来他受用身所依之土。(五)变化..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