氍毹座

以毛织物、毛毡类制成之台座。又作毡氍座。于天等部佛像中,为特定诸尊之台座。在绘画上,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火天、水天、风天、地天、罗刹天、伊舍那天等诸尊之台座,即属氍毹座,其形状..

悉昙字(jh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又作社、禅、赞、膳、膳、阇、杓、诺、縒、醝、嵯。为降伏恶魔军众之声、能制伏恶语言之声、一切法战敌不可得之声。据大日经疏卷七载,“社么攞”是战敌义,..

镬汤地狱

即以锅镬煮沸汤,置罪人于其中,以惩其生前罪行之地狱。据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载,此地狱共有十八镬,每一镬纵广皆四十由旬,有七重之铁网,其内充满沸铁。有五百罗刹,以大石炭烧其铜镬,其火焰焰..

鬻度

鬻,出售;度,度牒。为政府出售度牒之弊制。唐朝时禁止私自出家,而设有试经度僧制度,合法出家者由祠部发给度牒。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叛乱,军费增加,为增财政收入,遂派员至太原收取..

(一)指掘凿岩崖为室,以安置佛像之所。据观佛三昧海经卷四载,一一之须弥山有龛室无量,其中有无数化佛。又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载,底沙佛至山上,入吠琉璃龛,敷尼师檀,结跏趺坐,入火界定。..

岩俊

(882~966)唐末五代禅僧。河北邢台人,俗姓廉。出家后,严守戒行。遍历诸方,至舒州投子山(安徽安庆附近)参谒大同禅师,并嗣其法。未久,抵洛阳,时少保李鄑特加敬重,乃舍宅建观音院,请师..

岩头四藏锋

唐代禅僧岩头全奯(828~887)以事、理而检讨修行境地所用之四种标准。事,为有形有限而个别之现象世界;理,为真实平等而万物圆融之本体世界。即:(一)就事藏锋,就个别事相之境地检讨。(二)就..

恋着

谓恋慕于可称意之外境,而执着不肯舍离。如贪婪女色,乃生死之枷锁,而凡夫恋着,不能自拔。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二中):“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恋着戏处。” p6911 ..

(一)用竹或木所制之尖细物。即头端尖锐,可贯穿物品之具。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大二四·二一八上):“诸苾刍刺三衣时,便以竹签,或用鸟翮,衣遂损坏。佛言:‘应可用针。’”同书卷三十亦载有..

萝衣

系薜萝之衣,谓僧众所著陋劣之破衣,或山林苦行者之衣。 p6912

(一)梵语parināma。从甲物产生乙物,称为变。一般称变作、变化、变现。唯识宗认为,一切现象之存在均由识所生、由识所现,称为唯识所变。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载,变有生变与缘变两种。即:(一..

变化

(一)梵语nirmāna。指变化种种形相之意。又作变现、化作、化现、化。即佛、菩萨为教化众生,而以其神通力变化成种种相貌。其中,佛为地前凡夫等利益之事,而变现之佛身或菩萨等身,称为变化身、..

变化人

指变化之人。即经由神通力而变化显现之人。如佛、菩萨为济度各类众生,常随机变化为各种人形。法华经法师品(大九·三二中):“若人欲加恶,刀杖及瓦石,则遣变化人,为之作卫护。”又四分律删..

变化土

为三土、五土之一,或系唯识宗所立为佛身所居四土之一。略称化土。即佛变化身所住之土。据成唯识论卷十载,变化土即佛以成事智之大慈悲力,由往昔所修利他无漏净秽佛土之因缘成熟,应未登地诸菩..

变化生

即化生。系四生之一。以业力之故,别于胎、卵、湿生,而变化生者。据俱舍论卷八载,五趣众生中,地狱、天及一切中有均属化生,其余分别通于胎、卵、湿等三生,故五趣中属化生为最多。(参阅“化..

变化身

系佛三身或四身之一。又作化身,亦称变易身。即法、报、应三身中之应身,为应身之分身化佛,系依应身所化现之佛形。诸佛为欲利益安乐地前菩萨、二乘及六趣等众生,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令..

变文

为唐代以来,受佛教影响而流行之说唱文学作品之一。佛教用以讲述佛经故事,宣扬教义。变,为变更、改写之意。取材于佛教经典中富于神变之记事,并加铺述改写,使其通俗生动,而适合教化民众之文..

变成王

又作卞城王、变性王、变城王。为冥界十王之第六。据预修十王生七经、地藏十王经等所举,亡者在冥途中,于六七日(即第六个“七日”)时,会至此王之处,接受生前所造善恶业之审判。此王之本地为..

变成男子

女子变成男子之意。与“转女成男”同义。据诸经论载,女人身有五种障碍,即障碍成为梵天王、帝释、魔王、转轮王、佛等。因有成佛之障碍,故欲成佛,须先转变其身形为男子之身。如法华经卷四提婆..

变成男子愿

又作女人往生愿。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五愿。即阿弥陀佛未成佛前,为法藏比丘时,于世自在王如来所,曾经发愿,若有女人闻佛名号,信乐本愿,发菩提心,则其寿终,能得男身,而往生极乐..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