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歌

赞美佛菩萨及祖师等功德伟业之韵文章句。又作赞、赞颂。有关之梵语有 stava, stotra, stuti,sajgīti 等。其内容除赞叹外,亦或含有譬喻、故事性质者。印度自古即有赞歌,如出于富兰那(梵Purā..

赞歌集

梵名 Bījak。宗教诗。印度神秘思想家、宗教改革家喀比尔(梵 Kabīr, 1440~1518)作,弟子巴戈达斯(梵BhagoDās)于一五七○年编成。喀比尔反对印度教、依斯兰教繁琐之仪规及偏狭之教权观,..

赞叹门

世亲净土论所说五念门之一。五念门,即忆念观察阿弥陀佛及其净土,成就自利利他功德之五种修行门;其中,以口业赞叹阿弥陀佛之名号,称为赞叹门。即口称尽十方无碍光如来之名,此名系由其光明之..

赞请文

指五会念佛作法时,劝请诸尊之文。据唐代法照之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载,赞请文所奉请者有释迦牟尼佛、十方三世诸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十方诸大菩萨摩诃萨、十方声闻缘觉一..

赞题

说法时,先引经论中之一二句,而为讲赞之题目者。又不仅限于经论之类,诸祖师之撰述,亦可引用为赞题。 p6976

镊子

梵语ajapadaka-danda。略称镊。比丘十八物之一。拔取鼻毛或刺等用之。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八上):“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中略)镊子、绳床、经律、佛..

驴牛二乳

譬喻似是而非者。谓牛乳与驴乳,其色虽同,但牛乳攒聚则成酥,驴乳攒聚则成粪;佛法及外道,虽同有不杀、不盗、慈悯众生、摄心离欲等说,然一切外道皆执著于我见,穷其所归,则为虚诳,故实不可..

驴年

禅林用语。十二地支中各有所属之生肖,其中无驴,即无驴年,故以之譬喻永无可期之日。景德传灯录卷九神赞章(大五一·二六八上):“一日在窗下看经,蜂子投窗纸求出,师睹之曰:‘世界如许广阔..

驴前马后

禅林用语。谓随逐于驴马前后之奴隶;禅宗用以指斥追从他人言行,而无自己独特之机用者。景德传灯录卷十五良价章(大五一·三二三上):“师曰:‘苦哉!苦哉!今时人例皆如此,只是认得驴前马后..

驴鞍桥

禅林用语。又作驴鞍鞒。指驴骨中形状酷似马鞍之骨。鞍桥,即指马鞍;其形状颇似桥,故有此称。驴鞍桥虽似马鞍,而实非真马鞍,然有愚痴之子,误以驴鞍桥为其父之遗骨,故禅林中每以之比喻愚昧、..

钻水求酥

比喻无理强求。菩萨本缘经卷下(大三·六五下):“譬如钻水求酥,是实难得。”此外,“钻火得冰”一语则比喻因果不能相悖;盖因果之理,种如是之因,即得如是之果,则种瓜必不得豆,钻火必不得..

钻故纸

禅林用语。讥讽只知一味钻研经典,而不知求解悟之僧。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七(大四七·九二八中):“杜门壁观,此息心良药也;若更钻故纸,定引起藏识中无始时来生死根苗。”[景德传灯录卷..

钻纸蝇

为宋代白云守端禅师(1025~1071)所作蝇子透窗偈中之譬喻。洪觉范林间录卷下(卍续一四八·三一三下):“白云端禅师作蝇子透窗偈,曰:‘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

钻篱菜

僧人称鸡之隐词。东坡志林:“僧谓酒为般若汤,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 p6978

鹦鹉孝养

指佛于因地时为鹦鹉之孝行。据杂宝藏经卷一载,昔雪山中有一鹦鹉,其父母双盲,不能外出觅食。彼时,有一仁慈田农,发愿将所种之稻谷施舍众生,鹦鹉即常往彼田处,采取稻谷,孝养盲父母。彼盲父..

鹦鹉经

全一卷。又称佛说鹦鹉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昔印度舍卫城有人名鹦鹉摩牢兜罗子,佛尝乞食其家,为说此经。内容述说人身有高下、好恶、清浊、健疾、美丑、贵贱、能无能、贫富..

鹦鹉说法

谓鹦鹉宣说佛法以化导众生,如正法念经载有夜摩天中鹦鹉说法化导诸天之事。又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七上):“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

鹦鹉请佛

印度摩竭提国鹦鹉子王请佛于林中说法晏坐,后得生天之故事。据撰集百缘经卷六鹦鹉子王请佛缘载,摩竭提国诸群鸟中有鹦鹉子王,请佛于林中说法晏坐,并彻夜不眠,绕佛飞翔巡视,令无狮子、虎、狼..

铁围结集

即铁围山大乘结集。据大智度论卷一○○所载,佛陀入灭后,文殊、弥勒等大菩萨率阿难于铁围山结集大乘经,称为菩萨藏。然此说当属大乘佛教兴起以后之传说。有关大乘经之结集,另有多种说法。(参..

又作签、栉。即为卜测吉凶祸福或裁决某事,于竹、木、纸片上记下文字或记号,或捻纸成丸状,拈取其一,以凭取决之。此风源于我国,后为佛教所采用,其种类有观音阄、轮相阄等。[灌顶经卷十梵天..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