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瓶

梵语kala?a,音译迦罗奢、羯攞赊;或 kundikā,音译军持。又作贤瓶、德瓶、如意瓶、吉祥瓶、阏伽瓶。于密教,盛装阏伽之瓶,特称为阏伽瓶。其余之名称总为美称德号。又灌顶时持用之宝瓶,则称..

宝瓶印

(一)以宝瓶为三昧耶形,称宝瓶印。(二)表显宝瓶之手印。又作瓶印、尊胜宝瓶印。其印相见于尊胜陀罗尼经、尊胜仪轨。不空罥索经卷四唯举其印明而不释印相。结此手印时,观此印中湛满大悲智水,能..

宝疏

凡三十卷。又称阿毗达磨俱舍论疏、俱舍论宝疏、俱舍论疏。唐代法宝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一册。与神泰之俱舍论疏、普光之俱舍论记,合称俱舍三大疏。(参阅“俱舍论疏”4031) p6753 ..

宝处三昧

指释迦如来所入之三昧。释迦之种子为(bhah),乃除遣三有之义;又 有不可得之义,故以归于空为内证。以自此空而出珍宝之故,即指等虚空处为宝处。释迦由此三昧而化现于世,出无量无边之法宝。 ..

宝处菩萨

宝处,梵名Ratna-kalā,Ratnakara,音译啰怛昙迦罗。又作宝光菩萨、宝生菩萨、宝作菩萨、宝掌菩萨。位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九尊中东起第四位之菩萨。依大日经疏卷十三载(大三九·七一..

宝部

为密教金刚界五部之一。又称摩尼部。于佛之万德圆满中,福德无边,如同摩尼宝藏,故称宝部。金刚界曼荼罗五解脱轮中,南方宝生如来与金刚宝、金刚光、金刚幢、金刚笑等四亲近菩萨,及四波罗蜜中..

宝顶山摩崖

位于四川大足县东北约十五公里之宝顶山。山腰周壁凿出摩崖造像十三处,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有巨型雕刻三十余幅。为南宋时于四川地区弘传密宗之赵智凤所创,承袭唐代金刚智所传之金刚顶瑜..

宝掌

(?~657)中印度人。世称宝掌千岁和尚、千岁宝掌。因出生时,左手握拳,至七岁剃发始展掌,故取名宝掌。据传魏晋间东游中土,入蜀地参礼普贤。师具大慈,常不食,日诵般若等经千余卷。一日向..

宝筏

比喻佛陀之教法。宝,为美称;筏,为度人之工具。盖佛法能度人出生死苦海而登涅槃彼岸,犹如筏能载人度河,故有此喻。于中阿含卷五十四大品阿梨吒经(又称筏喻经)载有筏喻法。 p6755 ..

宝华

谓至宝之妙花。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一中):“若欲行时,宝华承足。”又宝华丛集无数,称为宝华聚。法华经见宝塔品(大九·三三下):“以天宝华聚,散多宝佛及释迦牟尼佛上。”此外,亦有称..

宝华山志

凡十五卷。清代刘名芳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宝华山位于江苏句容,相传为梁代宝志禅师道场,因年代久远而荒废。至明万历年间,妙峰禅师建铜殿,号“圣化隆昌寺”,清康熙敕赐“慧居寺..

宝华太子

即宝华佛。大智度论卷九(大二五·一二四下):“宝华佛生时,一切身边有种种华色光明,故名宝华太子。” p6755

宝贵

隋代僧。北周道安之弟子。博通群典,尤精律学。住大兴善寺。生卒年与本籍均不详。晋代僧支敏度曾编纂“合维摩经”五卷,综合支谦、竺法护、竺叔兰三家译本之精义而成。师仿支敏度之法,综合三种..

宝阶

谓以珍宝做成之阶梯,即指释尊从忉利天降世时所用者。据大唐西域记卷四劫比他国条载,该国都城以西二十余里处有大伽蓝,伽蓝大垣内有三宝阶,南北列而东面下,是如来于三十三天(忉利天)说法后..

宝云

(一)(376~449)东晋时西行求法译经僧。凉州人(一说河北人)。弱年出家,精勤而有学行。立志欲躬睹灵迹,广寻经要。遂于晋安帝隆安(397~401)初年,与法显、智严等先后游西域,跋涉流沙,翻..

宝云寺

位于浙江鄞县。原为漕使顾承徽之故宅,宋开宝五年(972),天台宗十六祖义通改建为佛寺,初名传教院。 太平兴国七年( 982 )受赐宝云寺寺额。至明代,被列为天下讲寺十刹之一。近年,该寺揭举..

宝云经

梵名Ratna-megha-sūtra。凡七卷。梁代曼陀罗仙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梵本不传,然梵本菩萨学论中,有引用本经之部分。其内容细说菩萨所具备之德行。有除盖障菩萨来娑婆世界,以一○二问请教..

宝塔

系对佛塔之美称,亦指以珍宝严饰之塔。据法华经见宝塔品载,有七宝塔在佛陀之前由地下涌出,住于空中,有五千栏楯,千万龛室,饰以无数之幢幡,并悬垂璎珞、宝铃等;诸幡盖系以金、银、琉璃、车..

宝号

为佛菩萨名号之敬称。后世亦用以称祖师之名号。 p6758

宝铃

(一)五种铃之一。又称宝珠铃。为密教所用之法器。其柄为宝珠杵,把手上刻有鬼目,铃身则无花纹装饰。铃,表显说法之义;于修法中,与其余四种铃各置于大坛上相应之位置。(参阅“五种铃”1187)..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