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毗王

尸毗,梵名?ibi,巴利名Sivi。古代印度代鸽舍身喂鹰之圣王,为佛陀于过去世修菩萨行时之名。又称湿鞞王、尸毗迦王。“舍身喂鹰”为佛陀各种本生故事中颇著名之故事。关于此王之传说,流传甚广,..

尸弃大梵

梵名 ?ikhi-brahman。为色界初禅天之天主。尸弃(梵 ?ikhin),意译为顶髻、火。此王本修火光定,破除欲界之惑,故从德而立名。又据大般若经卷五七○现相品,以持髻梵王为堪忍界之天主;法华玄..

尸弃佛

梵名 ?ikhi-buddha,巴利名Sikhi-buddha。指过去七佛之第二佛。又作式佛、式诘佛、式弃佛、式弃那佛。意译顶髻、有髻、火首、最上。依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之说,尸弃佛生于过去三十一劫之时,其..

尸罗

梵语 ?īla,原由动词语根 ?īl(履行之义)转来之名词,含有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等诸义。为六波罗蜜中之“戒行”,乃佛陀所制定,令佛弟子受持,以为防过止恶之用。其语意,除上举之..

尸罗四义

尸罗,为防过止恶之意。其四义即:(一)清凉之义,乃远离内心之热恼忧苦,令其安适。(二)安稳之义,能为他世安乐之因。(三)安静之义,能建立止观。(四)寂灭之义,能为得涅槃之乐因。此等诸义,皆..

尸罗达摩

唐代于阗国人。又称戒法。精通华胡语。唐贞元年中(785~?),受节度使杨袭古之请,于北庭(新疆孚远)龙兴寺译出十地经九卷。由师亲自宣读梵文,并语译,而由沙门大震笔受,入竺僧悟空证梵文..

山斤

指测度须弥山之斤两;用以比喻佛之寿命难量。释门正统卷四(卍续一三○·四○○上):“释尊长寿,虽山斤、海滴、地尘、空界,亦不可比。”[金光明经寿量品] p945 ..

山水屏风

密教行灌顶或修曼荼罗供时,于集会所中,置于阿阇梨座后,绘有山水之屏风。盖灌顶原在野外净地筑坛举行,为缅怀印度此一古制,乃以山水屏风作为象征,后世遂以山水屏风比拟灌顶。[大日经具缘品..

山水衲

为宋代禅僧之服。乃以名贵丝织品(缯)裁剪而成,且有花纹。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大四○·三九一中):“今时禅众,多作纳衫,而非法服,裁剪绘彩,刺缀花纹,号山水纳,价直数千。” p94..

山王权现

日本佛教用语。为天台宗比睿山护持法华经诸神祇之总称。又作日吉权现、山王七社。日僧最澄开创比睿山时,劝请三轮大神为镇守神,后又以之为山王神道之本尊。祭祀山王权现之道场有大宫、二宫、圣..

山主

即一山之主,乃一寺住持之尊称。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之抚州龙济山主绍修禅师、天圣广灯录卷二十八之杭州南山资国圆进山主、续传灯录卷十一之真州定山惟素山主等均是其例。盖寺院原多建于山林之间..

山伏

为日本修验道行者之称。山伏,有“入法性真如之宝山,降伏无明烦恼”之意。又作山卧、修验者、验者、行者。为得神验之法,而于山野作苦行修练之人。依其修行之程度,有大先达、正先达、三僧祇、..

山形拄杖

指从山中砍下而不加细工修饰之木杖。碧岩录第十八则(大四八·一五八上):“雪窦着语云:‘山形拄杖子(中略),无影树下合同船。’” p948 ..

山法

又作山规。即指清规、规范、宗规等以外,各寺独自特有之行法、习惯等。 p947

山门

(一)又作三门。禅刹七堂伽蓝之一。指寺院正面之楼门。以寺院多居山林之处,故有此名。一般有三个门,象征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故又称三门。或仅有一门,亦称之为三门。(参阅“三..

山门三大侍者

于寺院内,随从住持之左右,以辅佐其进退动作之三大侍者,即烧香侍者、书状侍者、请客侍者。[禅林象器笺第七类职位门](参阅“三门三大侍者”577) p948 ..

山门三大禅师

指禅院内之都寺、维那、烧香侍者等三者。“禅师”并非职位称号,乃表尊敬之意。[禅林象器笺第七类职位门] p948

山门疏

乃禅宗劝请新住持时,所作之文疏。敕修百丈清规卷三请新住持条(大四八·一一二三下):“发专使:凡十方寺院住持虚席,必闻于所司。伺公命下,库司会两序勤旧茶,议发专使修书(头首、知事、勤..

山门骑佛殿

禅林用语。谓现象界之差别世界当下即平等实相,亦即悉皆成佛之意。人天眼目卷一(大四八·三○五中):“且居门外,耐重打金刚,山门骑佛殿。” p948 ..

山门罗汉

安置于山门楼上之十六罗汉或五百罗汉像,以祈护持山门,令法久住。 p948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