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大学

位于日本东京之佛教大学。于大正十五年(1926),由佛教各宗大学联合创设。内设佛教学部(学院)与文学部,并有大学院(研究所)。佛教学部设有佛教学科,分专攻佛教学、天台宗、真言宗、净土宗..

大正觉寺

座落于北平西直门外。原称真觉寺,俗称五塔寺。明永乐间(1403~1424),班迪达(梵 Pandita)来朝,进献金佛五尊、金刚宝座规式,成祖封之为大国师,赐与金印,并建此寺令住。宪宗成化九年(14..

大生主

梵名Mahāprajāpatī。音译摩诃波阇波提。又作大爱道、爱道、大世主。指佛陀之姨母。佛母摩诃摩耶谢世后,即由姨母代为抚育释尊。法华玄赞卷一(大三四·六七一中):“大术生佛七日命终,此尼..

大白牛车

指一佛乘。即法华经譬喻品所说四车之一。天台、贤首诸师以羊车比喻声闻乘,以鹿车比喻缘觉乘,以牛车比喻菩萨乘,而以大白牛车比喻一佛乘。对界内三乘之方便权教,以门外露地所授之大白牛车比喻..

大石寺

日本日莲正宗本山。位于静冈县富士宫寺。南条时光所创,日莲之弟子日兴为开山住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莲正宗创价学会”发展迅速,常在此展开宗教活动,建有正本堂。 p773 ..

大休正念

(1215~1289)南宋临济宗僧。温州(浙江永嘉)人。石溪心月之法嗣。咸淳五年(1269),随兰溪道隆至日本。应北条时宗之请,历住禅兴、建长、寿福、圆觉等刹。日本正应二年示寂,享年七十五。谥..

大休歇底

禅林用语。指大休大歇之境地。谓心意识之作用,拂除一切思虑分别,脱却迷妄,住于大安乐之境界。修心诀(大四八·一○○七下):“若不以般若中功着力,焉能对治无明,得到大休大歇之地?” p77..

大光作舞

禅宗公案名。又作大光这野狐精。乃唐代禅僧大光居诲与一僧之问答。碧岩录第九十三则(大四八·二一七上):“僧问大光:‘长庆道:因斋庆赞,意旨如何?’大光作舞,僧礼拜。光云:‘见个什么便..

大光明王

大光明,梵名 Mahā-prabhāsa,音译摩诃波罗婆修。释尊于因位修菩萨行时之王名。据贤愚经卷三大光明王始发道心缘品载,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阎浮提有大王,名大光明,聪明勇慧,王相具足。时..

大光明藏

凡三卷。全称传灯大光明藏。南宋宝昙辑。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七册。本书系自景德传灯录等书中,抄录传灯诸祖悟法之机缘并加评语。内容包括七佛、西竺二十八祖、震旦诸祖及马祖、黄檗等大师及其法嗣..

大吉祥大明菩萨

大吉祥大明,梵名Mahā?rī-mahāvidya,音译摩诃室利摩诃微地也。大吉祥表示不染生死、清净无垢莲花三昧,大明有照应度机类无边际之义。为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中列上方第五位之菩萨。又..

大吉祥明菩萨

大吉祥明,梵名?rīmahāvidya,音译室利摩诃微地也。为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中列上方第六位之菩萨。又作吉祥观自在菩萨、吉祥菩萨、吉祥。大吉祥,表示不染生死、清净无垢,即以无染清净..

大吉祥变菩萨

大吉祥变,梵名Laksma-mahāvidya,音译攞乞叉摩摩诃微地也。又称大吉变菩萨。为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最外列上方第六位之菩萨。此尊住于如幻三昧,表示普门示现之德。身呈肉色,趺坐于赤..

大同

(一)(819~914)唐代禅僧。安徽怀宁人,俗姓刘。幼年出家,初阅华严经,颇有启发。其后参谒翠微,大悟玄旨。周游诸方后,隐栖于投子山三十余年,激发往来,请益者盈室,以无畏之辩才随问随答。..

大地四轮

据俱舍论分别世品载,器世间(物质世间)之形成,系以四轮所构成,即:(一)风轮,由有情之业力,先于最下依止虚空而生风轮,其广无数,厚十六亿逾缮那;其体坚密,如以金刚轮奋威击之,则金刚碎..

大地没人缝

禅林用语。谓大地无论如何破裂,人类皆无可奈何;引申为人类对于真如实际之实态,亦无可奈何,此即指超越知觉分别之不可得空之境界。洞上古辙卷上(卍续一二五·三五八上):“石人衫子破,大地..

大地法

梵语mahā-bhūmika。遍大地法之略称。指与一切心相应俱起之十种心理作用。即:(一)受(梵vedanā),领纳之义;有苦受、乐受、非苦非乐受等三种。(二)想(梵sajjā),想像之义;对境而取差别..

大安寺

(一)位于洪州(江西南昌),为安世高于后汉灵帝建宁三年(170)所建。唐宣宗时,黄檗希运入此寺举扬禅风,四方来集之学徒颇多,相国裴休亦师事之,终于有大禅苑之建筑。 (二)位于韩国全罗南道谷..

大安般守意经

凡二卷。又称安般经、安般守意经、大安般经。后汉安世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安般(梵ānāpāna),全称安那般那,即指出入息念。梵语 āna(安那)即入息(吸气),apāna(般那)即出..

大安慰

(一)又称善安慰。为佛、菩萨、陀罗尼等之异称。佛、菩萨、陀罗尼等皆可利益众生,除却众生之怖畏,故有此异名。佛常以方便宣显实义,安慰众生,而令远离怯弱。[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大集经卷三..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