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经目录

即历来各种汉文大藏经之书目。又称众经目录、一切经目录、藏经目录、经录。在我国,经典之翻译自后汉至元代,凡千余年间,所出之经律论等多达数千卷。初时译出之部数较少,且散于各处译出,故尚..

大藏经索引

为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之内容索引。由日本大藏经学术研究会邀请六所佛教大学负责编纂。最初之计划以日本学者小野玄妙为中心,自一九四三年开始,刊行阿含部、目录部、法华部各一册,旋因小野..

大藏经纲目指要录

凡八卷。宋代惟白集。略称大藏经指要录、大藏纲目、纲目指要、纲目。内容系就大藏经所收之诸经论,阐释其经题,并略示其纲要。本书作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 p903 ..

大藏圣教法宝标目

凡十卷。北宋王古撰,元代管主八续集。略称法宝标目、标目。内容系就整部之大藏经,依卷帙之顺序,解说各经之大纲。本书撰于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乃此类目录书之嚆矢。第一卷至第六卷前半为..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梵名 Bodhisattva-gocaropāya-visaya-vikurvana-nirde?a。凡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又作大萨遮尼乾子受记经、大萨遮尼乾子经、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九册。内容叙述尼乾子外道论..

大荐福寺

位于陕西长安县西安城南之古寺。系文明元年(684)武则天为高宗追福所建立者。初名大献福寺。天授元年(690)大加营饰,并改为今名。景龙年中加建十五层砖塔,高四十三公尺,与大慈恩寺之大雁塔..

大转轮佛顶

梵名Mahosnīsa-cakra-vartin。又作大转佛顶、广生佛顶、广大佛顶、会通大佛顶、黄色佛顶。或称会通大顶轮。为三佛顶之一,或八佛顶之一。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中,安置于中尊释迦牟尼佛右..

大医王

指佛、菩萨。佛、菩萨善能分别病相、晓了药性、治疗众病,故以“大医王”喻称之。杂阿含经卷十五以大医王所具有之四法成就比喻佛菩萨之善疗众病,即:(一)善知病。(二)善知病源。(三)善知对治疾..

大证

(1297~1361)元代曹洞宗僧。江西鄱阳人,俗姓史。字无印。出家于饶州昌国寺,十四岁受具足戒。参礼天童山云外云岫,后嗣其法。至治初年,受诏入宫中说法,帝赐以“佛日圆明慧辩禅师”之号。泰..

大证指石狮子

禅宗公案名。大证,指唐代之大证国师南阳慧忠。此则公案为大证国师与唐肃宗、耽源应真等三人关于石狮子之机缘语句。联灯会要卷三(卍续一三六·二四二下):“肃宗同师到宫前,师指石师子云:‘..

大愿

(一)指佛、菩萨愿众生成佛之心广大深重。放光般若经卷三问僧那品(大八·二○上):“菩萨为众生故,起大誓愿言:‘我自当具足六波罗蜜,亦当教他人使具足六波罗蜜。’” (二)指大悲愿力。即救..

大愿清净报土

指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此极乐净土系酬报阿弥陀佛所发起之清净本愿而生起者,故称大愿清净报土。 p905

大愿船

指诸佛菩萨之广大本愿。佛菩萨以其本愿力,救济众生,度生死海,送至彼岸之净土;犹如船筏之运载旅人到达彼岸,故以“大愿船”喻之。或特指阿弥陀佛之本愿。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八下):“..

大愿业力

意指大愿之业因力等。见于昙鸾、道绰、善导等人之所著书。对此,净土宗有各种解释:(一)指大愿之业因力;盖净土之庄严与慈悲众生之功德,一切不外是阿弥陀佛本愿之作用力所致。(二)指大愿之力、..

大颠良久机缘

禅宗公案名。乃大颠、韩愈、三平义忠三人之问答语句。大颠,指石头希迁之法嗣大颠宝通,三平则为大颠之侍者。联灯会要卷二十(卍续一三六·三七七下):“侍郎文公韩愈(中略)暇日谒大颠,问:..

大颠宝通

(732~824)唐代僧。颖川人,俗姓陈(一说杨)。法号宝通,自号大颠和尚。据潮州府志载,大历年中,与药山惟俨并师事惠照于西山。复与之游南岳,参谒石头希迁,大悟宗旨,得曹溪之绪。于潮州西..

大舣元来

(1575~1630)明代曹洞宗僧。庐州(安徽合肥)舒城人,俗姓沙。讳元来、大舣,号无异,世称博山禅师。无明慧经之法嗣。十六岁落发于五台山,修空观五年。旋至无明慧经处参学,阅传灯录有所省悟..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梵名Mahā-mani-vipula-vimāna-vi?va-supratisthita-guhya-parama-rahasya-kalpa-rāja-dhāranī。凡三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宝楼阁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卷首列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积经

梵名Mahā-ratnakūta-sūtra。凡一二○卷。又作宝积经。唐代菩提流志等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一册。系纂辑有关菩萨修行法及授记成佛等之诸经而成。宝积,即“积集法宝”之意。因其为大乘深妙之法..

大宝积经论

梵名Mahā-ratnakūta-dharmaparyāya-?atasāhasrikā-parivarta-kā?yapa-parivarta-tīkā。凡四卷。安慧着(据西藏译本),北魏菩提流(留)支译。此论虽名为大宝积经论,然并非唐代菩提流..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