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棒

禅林用语。在禅家,师徒机锋问答时,师父棒打弟子或参学者称为下棒。系师家基于慈悲之愿,而以气势激励弟子之接化方式。与“喝”具相同之意义;或与“喝”并称为“棒喝”。(参阅“喝”4909) p..

下间

指寺堂僧房中之下等房间。面对堂宇,己身之左方为下间。法堂、方丈之西,僧堂之南,库司之北,皆为下间。[敕修百丈清规卷二住持日用章、禅林象器笺卷二](参阅“上间”721) p713 ..

下尘

指恶道等下界之尘境。释门归敬仪卷上(大四五·八五五上):“生身不徒委于下尘。” p713

下语

禅林用语。其意有三:(一)针对禅宗公案或古则发抒己见。(二)师父对弟子开示之法语。(三)对经论之短评;义与着语、拣语相同。[敕修百丈清规卷二住持日用章、景德传灯录卷十五洞山良价章、碧岩录..

下转

(一)又称下转门,与“流转”同义。指本觉为化他而向下;此系从果至因之义。又谓众生之真如净法无力,为杂染所薰,沉沦于苦界。释摩诃衍论卷二(大三二·六一○上):“诸染法有力,诸净法无力,..

下腊

又作浅腊、下腊。与“上腊”对称。指僧尼出家受戒后,其年数较少而居下位者。(参阅“法腊”3431) p713

下嚫

指将布施之物供于佛前。下,意为安下、安奉;[贝*亲],为梵语 daksīnā(达[贝*亲])之略称。所施为财宝类时作“[贝*亲]”,以手受施时作“[扌*亲]”,口发施事则作“嚫”。另据禅林象器笺钱财..

丈六像

又作丈六佛、一丈六像、等身像。即与佛身等高之雕像或画像。据诸经所载,佛世之时,凡人之身长约八尺,佛陀倍之,故为丈六。丈六佛像之造立,印度颇为盛行,我国则在东晋以后。广弘明集卷十五释..

丈夫

梵语purusa。音译补卢沙、富楼沙、浮溜沙、布路沙。又译作士夫。指成年男子,或诸根圆具之男子。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二谓,人中之最胜者为丈夫。华严经探玄记卷八援引涅槃经,举出丈夫之义有四..

丈夫志干

指意志强固之勇者,又指堪忍永劫修行,积德猛进之菩萨。十住毗婆沙论卷五(大二六·四一上):“懧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中略)应不惜身命,昼夜精进,如救头燃。” p714 ..

上下华严寺

指山西大同境内之上华严寺与下华严寺。两寺皆建于辽时,为市区内最大、最古老之寺宇,具有浓郁之中国风味。上华严寺以金代(1115~1234)所建之大雄宝殿最为壮观。殿内之须弥坛上,整齐排列明代..

上上人

日本净土宗对念佛行者之赞誉。为五种嘉誉之一。日本净土宗开祖源空根据观无量寿经称念佛人为人中之分陀利华,以分陀利华为诸花中之最上最胜者,而谓念佛法门为诸行中之最上、最殊胜者,故有上上..

大寺

巴利名 Mahā-vihāra。音译摩诃毗诃罗。乃锡兰古寺院,位于旧都阿[少/兔]罗陀补罗城(巴 Anurādhapura)之大眉伽林(巴 Mahā-meghavana)。西元前三世纪,天爱帝须王(巴 Devānajpiyatissa,..

上行菩萨

上行,梵名Vi?ista-cāritra。即法华经所载从地踊出菩萨中之第一位。又作种种行菩萨。据法华经从地踊出品载,法华虚空会时,自娑婆世界地下踊出无量无数菩萨,此菩萨众从无数劫来即蒙佛教化,修..

上求下化

谓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乃菩萨行之内容。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一(大二六·三三七下):“自利利他,胜如实修行,自求菩提,亦化众生,令得菩提。”上求菩提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菩萨之万行..

上足

指上首弟子,即门下、会中之优秀弟子。 p716

上供

指于诸佛、祖师圣像前,备供物圣膳等物供养。敕修百丈清规卷四两序章(大四八·一一三二上):“圣僧侍者,贵有道心,斋粥二时,上供鸣下堂椎。”[禅林象器笺卷十四] p716 ..

上味

指最佳味。往生要集卷中载,阿弥陀佛以饮食施与众生之故,遂得上味相;其舌下有二宝珠,流注甘露,滴舌根上,诸天世人及十地菩萨均无此舌根,亦无此味。又楞严经中,以酥酪醍醐为世间诸味中之最..

上明寺

位于湖北江陵之古刹。塔宇壮丽,僧房万间,当地寺庙无堪比拟者。南北朝时高僧多栖止于此,为当时义学名刹。 p716

上肩

指禅家之上位。例如东序之人以佛座在上,而以己之右肩为上肩,西序之人则以左肩为上肩。我国秦汉以前以右为上,后世频加变动,丛林多取以左为上,故又称左肩,如敕修百丈清规卷二住持日用之念诵..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