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分别诸法自相共相

【慧能分别诸法自相共相】 p1320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六页云:问:何等慧能分别诸法自相?何等慧能分别诸法共相耶?答:分别一物相者,是分别自相。分别多物相者,是分别共相。复次分别一一蕴等者..

慧到彼岸自体义由三种相

【慧到彼岸自体义由三种相】 p1321显扬二十卷六页云:复次若略说慧到彼岸自体义当知由三种相。一、所依相,二、所缘相,三、行相。所依相者:谓菩提心。所缘相者:谓色等法。行相有二种。谓世间..

慧到彼岸义所摄诸句有五种所为义

【慧到彼岸义所摄诸句有五种所为义】 p1321显扬二十卷四页云:此中思惟义者:谓慧到彼岸义所摄诸句,有五种所为义。一、为于说者,起恭敬义。二、为摄众义。三、为于言教,起尊重义。四、为叙述..

广慧

【广慧】 p1323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其广慧者:谓即如来等慧。无量无边所行境故。二解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深广圆满善通达故,名为广慧。..

【懮】 p1325法蕴足论八卷十七页云:云何优?谓意识相应不平等受,总名为懮。

趣求法乐

【趣求法乐】 p1327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趣求法乐者:求正法时,欲趣大乐,谓佛菩提。不求余事。或求法时,为令他乐,无求过意;离恶威仪。如实义者,此大声闻,专求法乐,不求名闻利养恭敬。..

憍与慢差别

【憍与慢差别】 p1331大毗婆沙论四十三卷八页云:憍、慢、何差别?答:若不方他,染着自法,心傲逸相;名憍。若方于他,自举恃相;名慢。是谓差别。此中憍者:谓不方他,但自染着种姓色力财位智..

调善死

【调善死】 p1338瑜伽一卷十五页云:清净解脱死者,名调善死。

热恼

【热恼】 p1339瑜伽八十九卷七页云:染污惊惶,故名热恼。

审悉

【审悉】 p1339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言审悉者:具能证入一切义故。

【影】 p1341俱舍论一卷六页云:障光明生,于中余色可见;名影。

贤善

【贤善】 p1341瑜伽二十五卷二十三页云:云何贤善?谓如有一,远离颦蹙,舒颜平视,含笑先言,常为爱语。性多摄受善法朋侣,身心澄净。是名贤善。..

稽留

【稽留】 p1343瑜伽九十八卷十三页云:若彼自爱诸善男子,趣入恶说法毗奈耶;于是四处,皆不能得。故名稽留。

练根

【练根】 p1343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一页云:问:几补特伽罗,有练根耶?答:一切有学及无学五退思护住堪达种姓。非诸独觉,亦非菩萨。性利根故。问:若预流者,修练根时,既得练根;亦证一来果耶?..

诽拨三相是起广大业障方便

【诽拨三相是起广大业障方便】 p1344瑜伽七十六卷十三页云:若诸有情,广说乃至未能积集上品福德智能资粮,性非质直,非质直类。虽有力能,思择废立;而复安住自见取中。彼若听闻如是法已;于我..

拨无第八识及一切法不应道理

【拨无第八识及一切法不应道理】 p1344成唯识论三卷十七页云:有执大乘遣相空理为究竟者。依似比量,拨无此识及一切法。彼特违害前所引经。智断证修,染净因果,皆执非实;成大邪见。外道毁谤染..

诸行止

【诸行止】 p1345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即此五离系品界,由一切行,永寂静故;名诸行止。

诸缠断

【诸缠断】 p1345显扬三卷十五页云:一、诸缠断。谓由四种对治故;远离现行诸烦恼缠。四对治者:一、散乱对治,二、显了对治,三、羸劣对治,四、摧伏对治。散乱对治者:谓于前八妙法行中,方便..

诸行性苦

【诸行性苦】 p1346显扬十五卷二页云:论曰。又诸行性苦;少苦加之,苦相猛利。乐等不尔。又苦相深重,难为对治。乐等不尔。又苦相平等,遍一切处。乃至证得广大法者,亦被损恼。又执常乐我净,..

诸障因缘

【诸障因缘】 p1347瑜伽三十一卷十三页云:云何遍知诸障因缘?谓能遍知初怯弱障有六因缘。一、由先业增上力故;或由疾病所扰恼故;其身羸劣。二、太过加行。三、不修加行。四、初修加行。五、烦..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