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缘境体非真实由四因知

【所缘境体非真实由四因知】 p0746 杂集论五卷六页云:安立者:谓所缘境,体非真实;唯安立故。由四种因,知所缘境,体非真实。谓相违识相故;无所缘境,识可得故;不由功用,应无倒故;随三智..

于业无智

【于业无智】 p0746 瑜伽八十四卷十九页云:于业无智者:谓于诸业,唯有行性,不能了知;而妄计度我为作者。

于因无智

【于因无智】 p0746 瑜伽八十四卷十九页云:于因无智者:谓于无明等诸有支中,能为行等所有因性,不了知故。

于佛无智

【于佛无智】 p0746 瑜伽八十四卷十九页云:于佛无智者:谓不了知如来法身,及诸形相。

于法无智

【于法无智】 p0746 瑜伽八十四卷十九页云:于法无智者:谓不了知善说等相。

于僧无智

【于僧无智】 p0746 瑜伽八十四卷十九页云:于僧无智者:谓不了知善行等相。

于文无倒

【于文无倒】 p0746 辩中边论下卷七页云:此中云何于文无倒?颂曰:知但由相应,串习、或翻此;有义及非有,是于文无倒。论曰:若于诸文,能无间断次第宣唱:说名相应。共许此名,唯目此事,展..

于客无倒

【于客无倒】 p0746 辩中边论下卷七页云:于客无倒,其相云何?颂曰:知法界本性,清净如虚空。故染净非主。是于客无倒。论曰:法界本性净若虚空。由此应知先染后净二差别相,是客非主。如实知..

于义无倒

【于义无倒】 p0746 辩中边论下卷七页云:于义无倒,其相云何?颂曰:似二性显现,如现实非有。知离有非有,是于义无倒。论曰:似二性显现者:谓似所取能取性现。乱识似彼行相生故。如现实非有..

于食知量

【于食知量】 p0746 瑜伽二十一卷七页云:云何于食知量?谓彼如是守诸根已;以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憍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食于所食,然食所食,为身安住,为暂支持,为除饥渇..

于彼于此

【于彼于此】 p0747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于彼于此者:于如所说,或所未说。

于此觉了

【于此觉了】 p0747 瑜伽七十七卷十页云:于此觉了者:谓即于此作证法中,诸解脱智,广为他说,宣扬开示。

于此差别

【于此差别】 p0747 瑜伽八十六卷十五页云:于此差别者:谓于善趣恶趣所有差别。

于法正修

【于法正修】 p0747 瑜伽三十八卷十九页云:云何菩萨于法正修?当知此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二者、毗钵舍那,三者、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四者、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奢摩他?谓诸..

于苦谓乐

【于苦谓乐】 p0747 俱舍论二十二卷七页云:又契经言:于苦谓乐,名颠倒者;此别意说。以诸世间,于诸乐受妙欲诸有一分乐中,一向计乐;故成颠倒。谓诸乐受,若依异门,亦有苦性。然诸世间,唯..

于善喜足

【于善喜足】 p0748 集异门论二卷十六页云:于善喜足者:如有一类,唯得少戒,便生喜足,唯得少禁,便生喜足,唯得离欲,便生喜足,唯得不净观,便生喜足,唯得持息念等,便生喜足,或唯得初静..

于断遮止

【于断遮止】 p0748 集异门论二卷十六页云:于断遮止者:如有一类,为断不善法,为圆满善法;勇猛精进,炽然爱乐,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证得如理善法。彼于如是勇猛精进炽然爱乐勤..

于苦等无智

【于苦等无智】 p0748 瑜伽八十四卷十九页云:于苦等无智者:谓如诸经所分别相,及十六行中,不了知故。

于异熟无智

【于异熟无智】 p0748 瑜伽八十四卷十九页云:于异熟无智者:谓于有情世间,及器世间,若余境界,业因所起;妄计自在作者生者。

于前际无智

【于前际无智】 p0748 瑜伽八十四卷十八页云:复次于前际无智者:谓于过去诸行,无常法性,不了知故。又云:彼于如是不了知者:谓依前际,等起不如理思惟:我于过去世,为曾有耶?乃至广说我为..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