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德

(术语)菩萨以慈悲普济度一切众生也。即言众生化益之行德。

普贤讲

(术语)讲赞普贤菩萨功德之法会也。常于法华三昧堂行之。以法华三昧道场,普贤菩萨示现为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所说故也。

普贤三昧

(术语)普贤菩萨之修法也,有显密二法,显教即普贤观经所说,以普贤菩萨为本尊,观诸法实相之理,忏悔六根之罪障也,又云法华三昧。成此三昧,则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示现于道场。密教即普贤金..

普庵

(人名)禅林或安普庵像于佛殿背后,普庵为临济十二世之孙,牧庵忠禅师之法嗣,名印肃,号普庵,宋孝宗乾道五年入寂。初,师振化于袁洲之南泉山,道场之盛甲于天下,没后有灵,凡有祷者,其应如..

普贤如来

(佛名)在金刚界或以名果上之大日如来,或以名因位之普贤菩萨。名大日者,依于大日普贤证成善愿行之义。名为普贤如来又名普贤法身。若依主伴互具之义,则三十七尊总称为普贤如来也。日本安然之..

普贤延命

(菩萨)普贤菩萨有延命之德,向普贤菩萨祈祷延命之法,谓之普贤延命。凡延名之修法有二种:一普贤延命,二延命菩萨,延命菩萨即金刚萨埵也。..

普贤菩萨

(菩萨)又曰普贤萨埵,普贤大士。同一体也,

普贤金刚手

(菩萨)普贤菩萨即金刚手,约智而云普贤,约理而云金刚手。

普贤三昧耶印

(印相)是普贤如来(即大日如来)之三昧耶印也。瑜祇经曰:普贤三昧耶,屈进力(左右头指)如钩,檀慧(左右小指)禅智(左右大指)合,是名彼大印。是外五股印也。..

普贤示现之所

(传说)宋范成大吴船录曰:泊嘉州单骑入峨眉,小峨中峨。昔传有游者,今不复有路,惟大峨一山,为佛书所记普贤大士示现之所,至三千铁佛殿云,普贤居此山,有三千徒众共住,故作此佛,冶铸甚朴..

普贤金刚萨埵

(菩萨)显教之普贤菩萨,密教谓之普贤金刚萨埵,持三股之金刚杵,密号曰真如金刚,称曰示现金刚。

普贤曼拏罗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鹫峰说金刚萨埵之秘密相应法,有种种之观想。

普贤三昧耶印明

(真言)两手外缚,竖二中指相合也。真言曰:唵(归命)三昧耶(平等)萨怛鍐(入我我入)见真言句义钞中。

普贤菩萨劝发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八品之名。法华之终,普贤菩萨由东方来,于末世之行者劝发法华也。

普贤菩萨行愿赞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四十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最后偈文之异译,后有速疾满普贤行愿陀罗尼一咒。

普贤三昧耶印真言

(杂名)密教所传普贤菩萨之印与真言也。

普请

(杂语)禅林集众作务曰普请。僧史略上曰:共作者,谓之普请。传灯录禅门规式曰:行普请之法,上下均力也。【又】但集众云普请。敕修清规送亡曰:白大众,粥罢普请送亡。..

普济寺

(寺名)禅寺也。本称为前寺。普陀山志三曰:在白华顶南灵鹫峰下,历代废兴不一,明万历三十三年敕建,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国朝康熙四年乙巳夏,遭红毛寇劫掠焚毁,大殿犹巍然独存。三十八年..

普礼

(仪式)礼敬一切如来也。真言法有檀前普礼着座普礼之二者,结普礼之印,唱普礼之真言而礼拜也。普礼之真言,出于不空之戒仪。

普触礼

(仪式)谓众人一时触礼也,触礼者以坐具触地而三叩头也。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