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现观

(名数)唯识论所立。一思现观,思观察诸法而使别生现观智之力强,故与以现观之名。二信现观,于三宝决定之净信,助现观之智而使不退转,故与以现观之名。三戒现观,无漏之道共戒,除破戒之垢,..

现观边

(术语)即见道现观后边所得之世俗智也。大毗婆沙论三十六曰:现观苦边集边灭边,得此智故,名现观边。有说此是诸瑜伽师,观圣谛时,傍修得故,名现观边。尊者妙音说曰:此智近现观故,名现观边..

(术语)事之对也。指平等之方面。于表面难认识于本体有一定不变之理存。如不见木石为木石,观为因缘所生法也。四教仪曰:良以如来依理而立言,遂令群生修行而证理,故佛圣教出世法。..

理入

(术语)二入之一。深信凡圣一如之理而不疑也。依此理入而起修行,谓之行入。见金刚三昧经上。

理在绝言

(术语)言真理在言语道断中之义。又为当然不要道理言论之义。释家多用此语。本据未详。六要钞六曰:大涅槃界第一义谛,妙境界相,理在绝言。传通记糅钞七曰:若据一家实者,佛加决定,方请加备..

理佛

(术语)法身之异名也,佛三身中报化二佛为事佛,法身佛为理佛。是通途之义也。【又】台家所立六即佛中之理即佛也。三恶之众生,亦具法性之理,与佛无异,是为理佛。又称素法身,唯具法身之理体..

理佛性

(术语)对于行佛性而言。佛性之理体为理佛性,可开发其佛性之行业为行佛性。以法相宗立有永不成佛之众生,违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语,故于佛性立此二义而会之也。谓理佛性者,一切众生虽..

理即

(术语)台家所立圆教六即位之第一。一切众生皆具中道佛性为理,此理具之位与究竟之佛果不二为即。即三恶道之众生,无一毫之善者,是理即也。..

理即佛

(术语)六即佛之一、理即位之佛也。即理佛。惟具天然之佛性而无一毫之解行者,即极恶最下之凡夫也。然自理性言之。则与究竟之佛相即不二、故云理佛。四教仪曰:今虽然即佛,此是理即,亦是素法..

理身理土

(术语)三身中之法身,谓之理身,法身所住之土谓之理土。普贤观经名之为毗卢遮那(理身),常寂光(理土)。唯识论十名之为自性身(理身),法性土(理土)。立此身土之别,或以寂(理土)照(..

理事

(术语)道理与事相也,是配于真俗,理为真谛,事为俗谛。释门归敬仪中曰:入道多门不过理事。理谓道理,通圣心之远怀。事谓事局,约凡情之延度。..

理事无碍观

(术语)华严宗所立法界三观之一。平等之真体为理,有为之形相为事。理如水,事如波,即于平等之理而有万差之事,即于万差之事而有平等之理。观如此事理交彻真俗圆融之义,谓之理事无碍观。..

理事无碍法界

(术语)四法界之一。同于理事无碍观。法界者,总称事理之法之语也。

理法身

(术语)二法身之一。就三身中之法身而分理智之二,所证之理体为理法身,能证之智慧为智法身。依新译家则理法身者无为而本有,智法身者有为而新成。依旧译家则理智皆为无为,法性本有寂照之二用..

理法界

(术语)四法界之一。谓诸众生虽有色身等之别,然皆为同一体性也。

理具

(术语)台家有理具事造之目,法性之理体,自尔具三千之诸法,为理具,依缘造起为事造,山外之正义,依理具之三千而有事造之三千,山外之异义,立事造之三千而不许理具之三千也。..

理具成佛

(术语)真言宗所立三种成佛之一。谓一切众生本具两部之曼荼罗而本觉常住也。

理具三千

(术语)万有一一悉皆具三千诸法,谓之理具三千。对于事造三千而言。

理性

(术语)性者,以不改为义,本具之理体,终始不改,谓之理性。

理和

(术语)僧伽有理事二和,同一界内之僧,身口意三业无乖角,谓之事和。同破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谓之理和。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