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华严经

(名数)天台差别华严经为四种:一前分华严,又曰初顿华严,寂场华严,三七日华严。谓成道后三七日之说法八会中之前七会也。二后分华严,谓三七日以后之说法,第八会之入法界品也。此会中以舍利..

华严五为

(术语)华严经说法之五种目的也。一正为,为不思议乘之菩萨。二兼为,为一切众生结缘。三引为,为诱引权教之菩萨。四权为,为诸菩萨权现二乘之身,列于法筵使实之二乘知回心。五远为,为外道凡..

华严金狮子章

(书名)一卷,贤首着。为答唐则天武后之问:借庭前之金狮子为喻,以显华严之教观者。初明法界缘起,次论五教,最后说涅槃。

华严部

(杂名)对于般若部等而言。即藏经之分类名,大方广华严经及其别出并支派之经也。

华严经七处八会

(术语)六十华严经一部有三十四品。合人中三处与天上四处为七处,于普光法堂重会总有八会。

华严经七处九会

(术语)八十华严经一部有三十九品,七处九会所说。六十华严经第六他化天会十一品此经分为他化天与普光明殿二处故为九会。

华严经五周因果

(术语)法华经有三周说法,而华严经有五周因果:一所信因果,于第一会之二品(就六十经而云),明舍那之果德及其佛过去因人普庄严童子之因行。是明舍那佛之因果者,故谓之所信因果。以佛之因果..

华严经探玄记

(书名)二十卷,贤首撰。华严经之注释,第一卷开教起之所由,藏部之所摄,立教差别,教所被之机,能诠之教体,所诠之宗趣,具释题目、部类、传译、文义之分齐,随文解释之十门,以说玄义,二卷..

华严头

(职位)禅苑之役名。为书写供养华严经劝化檀施之头首。见象器笺八。

华严王

(菩萨)来迎二十五菩萨之一。念佛行者临命终时,与阿弥陀佛共来迎之之菩萨名。形像善悦慈爱,相好端严缠天衣天冠,以璎珞庄严,手持銈鸣之。..

华严时

(术语)天台判教五时之一。谓佛成道最初在三七日中说华严经之间也。彼宗所谓前分华严,乃七处八会中之前七会也。然此华严经之说时异说甚多。华严宗之说,如探玄记二曰:是知此经定是第二七日说..

华严经说时

(杂语)华严经之说时,天台宗与华严宗所说各异。天台宗谓华严经一部八会,别为前后二分,前分七会为佛成道后三七日间之说法,第八会之后分为其后之说法,华严宗谓为成道后第二七日之说法,八会..

华严尊者

(人名)嵩山神秀禅师法嗣普寂,居洛阳华严禅苑。世人称为华严尊者。

华严悬谈

(书名)又曰华严玄谈。合清凉华严大疏中之悬谈于演义钞,为别行者,藏经目录,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三十卷。

华严法界观

(书名)本名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一卷,唐杜顺着。分为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之三。说华严法界之观门者。清凉释,有华严法界玄镜二卷。圭峰释有注法界观门一卷。..

华严大疏钞

(书名)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之略名。九十卷。澄观自释大疏者。

华严经传记

(书名)五卷,唐法藏撰。略曰华严传。记述华严经之部类,传译,讲解,讽诵等人之事历者。

华严经搜玄记

(书名)五卷,唐智俨述。卷首内题曰于大方广华严经中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各卷之终有华严经略疏,普通略曰搜玄记。随文解释旧华严经者。..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

(书名)四卷,唐智俨集。略云华严孔目章。又单曰孔目章。就旧华严经随难别解者。

华鬘

(物名)印度风俗男女多以花结贯饰首或身,谓之俱苏摩摩罗Kusumamālā,因而以为庄严佛前之具。大日经入漫荼罗具缘品之余曰:持真言行者,供养诸圣尊,当奉悦意华。洁白黄朱色,钵头摩青莲,龙..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