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

(术语)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之心也。宗镜录二十六曰:破妄我而显真我之门。斥情心而归净心之道。密教金刚界譬之于内明之月轮。

净心诫观法

(书名)一卷,南山道宣着。本书之注述如下:净心诫观法科一卷,宋允堪述。净心诫观法发真钞六卷,宋允堪述,日本慧光合。

净方

(术语)方者方所,净方者即净土之称。归敬仪中曰:净方不一,随意乐而受去。

净水珠

(譬喻)宝珠也,能令浊水澄净,故名净水珠。以喻慈心及信心。智度论二十曰:慈相应心者,慈名心数法,能除心中愦浊。所谓瞋恨悭贪等烦恼,譬如净水珠着浊水中,水即清。..

净主

(杂语)令家屋为比丘得住之净屋,其施主谓之净主。善见律十七曰:边房云何结缘净屋?若初建柱时先作坑,以柱近坑,比丘围绕捧柱为僧众作净屋,如是三说,说竟立柱。第二第三第四亦如是说,若说..

净名玄

(书名)天台智者之维摩经玄疏六卷,世称净名玄。

净名居士方丈

(堂塔)说维摩居士之居室也。以其室广一丈而为四方,故有此名。法苑珠林三十八曰:于大唐显庆年中,敕使卫长史,王玄策。因向印度,过净名宅以笏量基,止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也。..

净行梵志

(术语)修梵天行之婆罗门,称曰净行梵志。大日经疏四曰:火神是净行梵志火祠之所。

净肉

(术语)比丘食而无罪之肉云净肉。有三种,五种,九种。

净衣

(衣服)祈请神佛时所著之清净衣也。真言师各依其修法而异其色,但俗人一般著白衣。

净地

(术语)比丘住而无罪之地云净地。有清净其地之法。

结净地法

(仪式)行事钞下二之一曰:五分诸比丘欲羯磨于一房一角,半房半角,中庭或通结坊间作净地并听。若通结,应云此住处共住共布萨,僧今结净地除某处。 寄归传二有五种之净地:一起心作,初造寺时..

净妙

(杂语)清净微妙也。法华譬喻品曰:是皆一相一种,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净佛

(术语)佛有浅深胜劣之别,究竟之真佛云净佛。大日经疏八曰:言净佛者,声闻法中,阿罗汉亦名为佛。诸余大乘未了义经亦有成佛义,然不得名为遮净。今正明本心常佛,故以净字甄之。是台宗斥法相..

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杂语)净佛国土者,维摩经佛国品所谓若菩萨愿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佛国土即菩萨成佛时感得之国土,盖欲令当来自身所住之国土清净,必先清净己心,己心清净,则其国土得清净也..

净住子

(书名)齐萧子良撰。谓以沙门净身口七支,不起诸恶,长养增进菩提善根,如是修习成佛无差,则能绍续三世佛种。是佛之子,故曰净住子。..

净住舍

(杂名)佛寺或名净住舍。见法苑珠林。谓清净安住之所也。

净住社

(杂名)齐宣王募僧俗行净住之法,名曰净住社。见僧史略下。

净戒

(术语)清净之戒行也。法华经序品曰: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

净邦

(术语)同于净土。教行信证序曰:净邦缘熟,调达阇世兴逆害。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