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求

(杂语)传心法要上曰: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

无明

(术语)梵语阿尾你也Avidyā,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

根本枝末二无明

(名数)起信论分无明为根本枝末之二、迷于法界理之原始一念,为根本无明,因根本无明而起三细六粗之惑业,为枝末无明。依此判,则小乘之无明局于枝末无明,不问根本无明也。以彼不会真如不断法..

相应独头二无明

(名数)独头无明,又云不共无明。俱舍论唯识论谓无明与其余贪等五大惑共起为相应无明,无明独起,为独头无明,又云不共无明。起信论谓业转现三细之间无明独起,为独头无明,至于六粗与余惑相应..

五种无明

(名数)一相应无明,同上。二不共无明,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三恒行不共无明,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是恒时相续不断,故名恒行,简别于意识相应..

十五种无明

(名数)一根本无明,由无始之际,一念不觉,而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之诸惑烦恼者名之。二枝末无明,心心所相应而起,有贪瞋慢疑见等之烦恼者名之。三共无明,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之诸..

无明法性一体

(术语)法性与无明,如冰与水,无明之冰即诸性之水也。但非谓吾人之心性,本来为冰,法性之水,后为无明之冰,仅谓无始无明之体即为本觉之法性而已。玄义五曰:若有无明烦恼性相,即是智慧观照..

无明父

(譬喻)无明与贪爱相和而生我,无明比父,贪爱譬母也。楞伽经三曰: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四教仪曰:永别无明父母,究竟登涅槃山顶。..

无明见

(术语)十种见之一。为无明不了事理执种种之邪见也。

无明使

(术语)十使之一。无明能驱使人使流转于三界,故名使。

无明病

(譬喻)无明能伤人,故以譬于病。止观六曰:无明为病渊源,中道为药府城。往生要集中末曰:佛是医王,法是良药,僧是瞻病人,除无明病,开正见眼。..

无明惑

(术语)台家所立三惑之一。为障覆中道之理之根本无明,别教之菩萨从初地断之,圆教之菩萨,从初住断之,而证中道之理也。

无明酒

(譬喻)无明能昏沉人之本心,故以酒为譬。妙法圣念处经七曰:勿饮无明酒。秘藏宝钥上曰:徒缚妄想之绳,空醉无明之酒。又酒者为诱无明闇心之缘,故云无明酒。..

无明流

(术语)四流之一。无明能令众生漂流于生死,故名为流。

无明结

(术语)九结之一。无明能系缚人于三界而不使出离,故谓之结。

无明壳

(譬喻)壳为鸟卵之外皮,无明能生育生死故以卵壳为譬也。药师经上曰:破无明壳。竭烦恼河。慧琳音义十一曰:经言无明壳,喻根本无明及以贪爱,包含无量结使烦恼,陶铸有情命业生死,宛转其中不..

无明乳

(譬喻)法性譬水,无明比乳,和乳于水与鹅,则彼啜乳而残水,以譬菩萨之消无明,清法性也。玄义五曰:无明是同体之惑,如水内乳,唯登地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性水。从此已去,乃判真因..

无明树

(譬喻)无明能生苦果,故以树为譬。教行信证二曰: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

无明糠

(譬喻)无明能令业种生后世之果,故以米种之糠皮为譬。智度论二曰:佛心种子后世田中不生,无明糠脱故。

无明漏

(术语)三漏之一。无明能令众生漏落于生死不能出离,故曰漏。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