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正真道

(术语)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ttara samyaksaṁbodhi之古译。无量寿经上曰:时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又曰: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

无上正遍知

(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古译。注维摩经七曰:肇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莫法不知,正遍知也。..

无上正遍道

(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古译。往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

无上两足尊

(术语)佛之尊号。两足谓如人类有两脚者,以佛于两脚众生中无上尊胜故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无上两足尊,愿说第一法。

无上福田衣

(衣服)袈裟之总名。袈裟之条相,作田畦之形,故云福田衣。又僧为三福田之一、故名僧衣为福田衣。无上者,称叹之语。

无上惭愧衣

(术语)袈裟之总名。惭愧之德,能防众恶,如衣服。宝积经九十三曰:须衣为得无上惭愧衣故。维摩经佛道品曰:惭愧之上服。注肇曰:惭愧障众恶,法身之上服。..

无上正等正觉

(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新译。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

无上菩提誓愿证

(术语)四弘誓愿之一。证无上菩提之誓愿也。

无心

(术语)真心离妄念,谓之无心。非云无心识。又妄心如幻影,自性不可得,故云无心。又一时休止心识而使不生,故云无心。如五位无心是也。宗镜录四十五曰:大宝积经云:文殊师利言:如人学射,久..

无心定

(术语)灭尽定四名之一。大乘义章九曰:无心定者,偏对心王以彰其名,心识尽谢,故曰无心。离于有心分别散动,名无心定。

无心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谓灭尽定及无想定无心之禅定。智度论四十七曰:无心三昧者,即是灭尽定,或无想定。何以故?佛自说因缘入是三昧中,诸心心数法不行。..

无心道人

(杂语)无念无想之真人也。四十二章经曰:供养三世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圣财集下曰:三世佛者始觉之佛,如三千佛。以凡圣别执偏住于有相之心而供养,故限于佛而不通于凡,限于应身而不通..

无孔笛

(譬喻)无孔笛不能吹,以譬公案之难,无著手之处也。普灯录三十曰:无孔笛,最难吹。碧岩八十二则着语曰:无孔笛子撞着氎柏板。

无孔铁锤

(譬喻)铁锤之无孔者,无柄,更无著手处也。碧岩十四则着语曰:无孔铁锤。同七十六则着语曰:元来是个无孔铁锤。

无巴鼻

(杂语)巴者,把也。鼻,鼻准也。无巴鼻犹抟之不得。即得无所得之意也。德异坛经序曰:尽得无巴鼻。

无方

(术语)方者方所方法,佛之设化自在,而无一定之方所,无一定之方法也。璎珞本业经曰:大用无方法王法主。三论玄义曰:适化无方,陶诱非一。行事钞上一之二曰:药病相叩,利润无方。同资持记曰..

无六识

(术语)谓不以耻为耻之人。言其无眼等之六识也。

无分别心

(术语)离情念分别之心识也。有二种,一为无漏之无分别心,一为有漏之无分别心。无漏之无分别心,又云无分别智,正体会真如之智也,有漏之无分别心,如定心之第六识或第八识及眼等之五识,称于..

无分别法

(术语)诸法实相之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云无分别法。法华经方便品曰: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我今亦如是说无分别法。

无分别智

(术语)又云无分别心。正体会真如之智也。真如者,离一切之相而不可分别也。故以分别之心者,不能称其体性,以离一切情念分别之无相真智方始冥符也。摄大乘论释十二曰:若智与所取不异,平等平..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