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母堂

(堂塔)此堂在舍卫国。中阿含经四十九曰:一时佛游舍卫国,在于东园鹿子母堂。玄应音义十八曰:鹿子母。梵言蜜利伽罗,此云鹿。磨多,此云母。跛罗裟驮,此云堂。亦言殿也。旧言磨伽罗母堂者,..

鹿母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佛因地为鹿母,误堕弶中,求出见子全信趣死。

鹿母夫人

(人名)夫人有子,名鹿,为鹿子之母,故名鹿母,生三十二卵,一卵出一儿。俱舍光记八曰:鹿母者,是毗舍佉夫人。毗舍佉是二月星名,从星为名。云长养,即功德生长也。是弥伽罗长者儿妇,有子名..

鹿母讲堂

(堂塔)在舍卫国。长阿含经六曰:一时佛在舍卫国清信园林鹿母讲堂。杂阿含经二曰:一时佛在舍卫国东园鹿母讲堂。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上曰:一时世尊在舍卫国故废园林鹿母堂中。义楚六帖二十..

鹿仙

(本生)昔释迦如来与提婆达多共为鹿王,断事而救他命,是鹿野园之缘起也。

鹿皮衣

(衣服)以鹿皮所制之衣也,释迦入山苦行时亦服之。瑞应经上曰:行十数里,逢两猎客,太子自念:我已弃家,在此山泽,不宜如凡人被服宝衣有欲态也。乃脱身宝裘与猎者贸鹿皮衣。止观四曰:雪山大..

鹿车

(臂喻)法华所喻三车之一。以譬三乘中之独觉乘,独觉者乐独善寂,不近人众,似鹿之处山村然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

鹿戒

(术语)外道之邪计,有学鹿之举动,食鹿食之物,以为生天之因者,是谓受持鹿戒。即五见中之戒禁取见也。智度论二十二曰:外道戒者,牛戒鹿戒狗戒。俱舍论七曰:若有士夫补特伽罗受持牛戒鹿戒狗..

鹿足王

(人名)贤愚经十一作迦摩沙波陀Kalmāṣapāda,译曰斑足。智度论四作劫磨沙波陀,译曰鹿足。杀害须陀须摩王即普明王之恶王名。

鹿杖梵志

(人名)佛在世时诸比丘闻佛之不净观不堪厌离,雇鹿杖梵志令杀已云。四分律曰:佛在婆求园令诸比丘,修不净观,诸比丘如教修习身而厌生。如人以蛇系于其颈。或有比丘发心欲死,求刀自杀。或服毒..

鹿苑时

(术语)台家所立五时之一,说三藏教之时也。佛于菩提树下说华严经后,至波罗奈国之鹿野苑对五比丘说阿含经,是为小乘三藏教之初。..

鹿野园

(地名)Mṛgadāva,又名鹿野苑、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园、仙人园、仙园、鹿园、施鹿园、鹿林等,在中天竺波罗奈国,佛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谛之法,度憍陈如等五比丘,为古来仙..

鹿菩萨

(本生)有鹿菩萨,角白如雪,其毛九色,能救人命。昔有一人漂溺水中,鹿入河救之,王问此鹿,知者重赏,其人示处,将杀鹿。其人发癞。王问知,不杀鹿,因发心。见九色鹿经。..

鹿园寺

(寺名)在东天竺波罗奈国鹿野苑。求法高僧传上曰:那烂陀寺东四十驿许,寻弶伽河而下至蜜栗伽悉他钵那寺。唐云鹿园寺也。

鹿头比丘

(人名)佛在世之弟子。增一阿含经三曰:分别智等恒不忘失,鹿头比丘是。

鹿头梵志

(人名)增一阿含经二十曰:有鹿头梵志,叩诸髑髅知各死相及其生处,但叩罗汉髑髅不知其所。耆域之事与此相同。

率都婆

(术语)Stūpa,又作窣堵波、窣睹波、素睹波、薮斗婆,旧称薮偷婆、私鍮簸、数斗波、鍮婆、塔婆、兜婆、塔、浮图等。奉安佛物或经文,又为标帜死者生存者之德,埋舍利、牙、发等,以金石土木筑..

率都婆印

(印相)又曰塔印,有二种:一以外五钴印为率都婆印。十八道钞上曰:又于一印有异名,外五钴印,瑜祇经说率都婆印。瑜祇经拾古钞上曰:五部塔印指五钴。又以大慧刀印为率都婆印,亦名无所不至印..

率都婆经

(杂名)书经文于率都婆之木板也。

率都婆观

(术语)大日经所说之五字严身观,即即身成佛之法也。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